专业字典>中医中药>中药材>龙齿

龙齿
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龙齿

药材名称龙齿

拼音Lónɡ Chǐ

来源为古代哺乳动物如象类、犀牛类、三趾马等的牙齿化石

性状呈完整的齿状或破碎成不规则的块状。主要为犬齿及臼齿。犬齿呈圆锥形,先端弯而尖,直径约3厘米,近尖端处常中空。臼齿呈圆柱形或方柱形,一端较细,略弯曲,多有深浅不同的沟棱。表面牙白色、青灰色或暗棕色,粗糙或有毒可见具光泽的珐琅质。质坚硬,断面不平坦,亦粗糙,有吸湿性。无臭,无味。

炮制除去泥土,敲去牙床即得。

性味甘,涩,凉。

功能主治宁心安神。用于神经衰弱,头晕目眩,心悸,失眠。

用法用量3~5钱。

摘录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《中药大辞典》:龙齿

药材名称龙齿

拼音Lónɡ Chǐ

出处《本经》

来源为古代哺乳动物如象类、犀牛类、三趾马等的牙齿的化石。挖出后,除去泥土,敲去牙床。

生境分部主产河南、河北、山西、内蒙古等地。

性状呈完整的齿状或破碎成不规则的块状。完整者可分为犬齿与臼齿。犬齿呈圆锥形,先端较细或略弯曲,长约7厘米,径约3厘米,近尖端处常中空。臼齿呈圆柱形或方柱形,一端较细,略弯曲,长约5厘米,多有深浅不同的沟棱。其中呈青灰色者习称"青龙齿",呈黄白色者习称"白龙齿"。有的表面尚具光泽的珐琅质。质坚硬,断面粗糙,凹凸不平,或有不规则的突起棱线,吸湿性强。无臭,无味。以不带牙床、吸湿性强者为佳。习惯以青龙齿品质较好。

化学成分主要成分均为碳酸钙、磷酸钙。

炮制龙齿:刷净泥土,打碎。煅龙齿:取刷净的龙齿,在无烟的炉火上或入坩埚内煅红透,取出,放凉。

《纲目》:"修治同龙骨,或云以酥炙。"

性味涩,凉。

①《吴普本草》:"神农、李氏:大寒。"

②《药对》:"平。"

③《日华子本草》:"涩,凉。"

归经《本草经疏》:"入心、肝。"

功能主治镇惊安神,除烦热。治惊痫癫狂,烦热不安,失眠多梦。

①《本经》:"主小儿大人惊痫,癫疾狂走,心下结气,不能喘息,诸痉。"

②《别录》:"小儿惊痫,身热不可近,大人骨间寒热。"

③《药性论》:"镇心,安魂魄。"

④《日华子本草》:"治烦闷,癫痫,热狂。"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(宜久煎),3~5钱。

注意本草经集注》:"得人参牛黄良。畏石膏。"

复方①治小儿惊热如火,亦治温壮:龙齿为末。调服。(《小儿卫生总微论方》龙齿散)

②治因惊成痫,狂言妄语:龙齿(研)、铁粉(研)、凝水石(研)各一两,茯神(去木)一两半。上四味,捣研罗为末,炼蜜丸如梧子大。每服二十丸,温米饮下。(《圣济总录》龙齿丸)

③治小儿天钓,手脚掣动,眼目不定,有时笑啼或嗔怒,爪甲皆青:龙齿半两(细研),钩藤、白茯苓各半两,蝉壳二七枚(微炒),黄丹一分,甘草一分(炙微赤,锉),铁粉一分(细研),朱砂一分(细研),川大黄一分(锉碎,微炒)。上件药捣罗为末,入研了药令匀。每服一钱,以水一小盏,煎至六分,量儿大小,分减温服。(《圣惠方》龙齿散)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《中药大辞典》:龙齿

药材名称龙齿

拼音Lónɡ Chǐ

英文名Dragon's Teeth

出处出自1.《本经》:列为上品,附于龙骨项下,云"生川谷及岩水岸土穴中死龙处"(据马继兴辑注本)。

2.《别录》:生晋地及太山岩水岸土穴石中死龙处。

3.《本草图经》:今河东州郡多有之……齿小强,犹有齿形。

4.《本经逢原》:形似笔架,重数两,外光泽如瓷,碎之其理如石,内如龙骨,舐之粘舌者真。亦有微黑,而煅之色如翡翠者为苍龙齿,较白者更胜。其小如笋尖或如指

来源药材基源:为古代哺乳动物如象类、犀牛类、三趾马等的牙齿的化石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patite

采收和储藏:挖出后,除去泥土,敲去牙床。

原形态矿物组分主要为磷灰石、纤磷石。

主含磷灰石 晶体结构属六方晶系。单晶体呈六方柱状或厚板状,隐晶质为依动物牙齿形态的集合体。表面白色、青灰色。粗糙白垩质或稍显珐琅质光泽,或有灰白、灰、黄褐、褐黄色环带,似油脂状、珐琅状光泽。断口不平坦,显示出纤维状个体时硬度稍低,一般硬度大于或近于小刀。齿化石内部呈灰白色瓷状光泽,断口平坦或次贝壳状,硬度大于指甲,小于小刀,在5以下。原矿物具珐琅质和丘状脊形齿冠,不同于龙骨

生境分部分布于内蒙古、山西、陕西、甘肃、青海、河南、四川等地。

性状性状鉴别 (1)龙齿 呈齿状或破碎成不规则的块状。完整者可分为犬齿及臼齿。犬齿呈圆锥形,先端较细或稍弯曲;长约7cm,直径0.8-3.5cm,先端断面常中空。臼齿呈圆柱形或方柱形,略弯曲,一端较细,长2-20cm,直径1-9cm,有深浅不同的沟棱。表面为青灰色或暗棕色者,习称"青龙齿";为白色或黄白色者,习称"白龙齿"。具棕黄色条纹及斑点,有的表面呈有光泽的珐琅质(年限浅)。质坚硬,断面常分为两层,层间有空隙,有时间有石化的牙髓,有吸湿力。无臭,无味。以体完整、吸水力强者为佳。(2)龙齿墩(俗称牙床) 为不规则方形,长约7cm。表面灰白色,粗糙或光滑,在龙齿脱落处有明显痕迹。质坚硬,断面粗糙,亦有吸湿力。以吸湿力强者为佳,但比龙齿质次。

显微鉴别 透射偏光镜下:无色透明。齿化石表皮部位粒度极细;中正突起。干涉色Ⅰ级灰。内部粒径近0.02mm,一轴晶;负光性。个别样品的表层部位可见到磷灰石纤维状微晶,亦为无色透明;其光性特征与内部磷灰石晶粒一致、光性方位或不相平行,为再结晶产物。纤晶与晶粒间分布少量碳酸矿物(方解石)。

化学成分主要含有碳酸钙(CaCO3),磷酸钙[Ca3(PO4)2]。尚含少量的铁、钾、钠、硫酸根等。

鉴别取本品粉末约1g,加盐酸约4ml,即泡沸,待泡沸停止后,滤过。①取滤液1ml,加硫酸即生成白色沉淀。(检查钙盐)②取滤液1ml,用碱中和调至中性后,滤过,滤液加硝酸银试液,即生成浅黄色沉淀;分离,沉淀在氨试液中均溶解。(检查磷酸盐)

炮制1.龙齿:刷净泥土,打碎。

2.煅龙齿:取刷净的龙齿,在无烟的炉火上或入坩埚内煅红透,取出,放凉。用时碾碎。或火煅两淬,研末,水飞过,晒干。

3.《纲目》:修治同龙骨,或云以酥炙。

4.盐淬龙齿:取净龙齿,置适宜容器内,用武火加热煅红透,取出,立即喷洒食盐水,冷后研碎。每净龙齿100kg,用食盐12.5kg。

性味涩;甘;凉

归经心;肝经

功能主治镇惊安神;清热除烦。主惊痫;癫狂;心悸怔忡;失眠多梦;身热心烦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10-15g,打碎先煎;或入丸、散。 外用:适量,研末撒或调敷。

注意1.《本草经集注》:得人参牛黄良。畏石膏

2.《雷公炮制药性解》:"畏干漆、蜀椒、理石。"

复方旧说以本品为龙之牙齿,故名。

各家论述1.《本经》:主小儿大人惊痫,癫疾狂走,心下结气,不能喘息,诸痉。

2.《别录》:小儿惊痫,身热不可近,大人骨间寒热。

3.《药性论》:镇心,安魂魄。

4.《日华子本草》:治烦闷,癫痫,热狂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《中药大辞典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吕宋果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吕宋果药材名称吕宋果拼音Lǚ Sònɡ Guǒ别名加穵弄、宝豆(《本草补》),苦果(《药材资料汇编》)。出处《纲目拾遗》来源为马钱科植物吕宋豆的成熟种子。原形态大型木质藤本。

  • 金鱼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金鱼药材名称金鱼拼音Jīn Yú别名朱砂鱼(《纲目拾遗》)。出处《纲目拾遗》来源为鲤科动物金鱼的肉或全体。原形态是鲫鱼的变种。种类很多,形态变异甚大。体形有长身和短身二型,体

  • 黑珠芽薯蓣

    药材名称黑珠芽薯蓣拼音Hēi Zhū Yá Shǔ Yù别名野胭脂、毛狗卵来源药材基源:为薯蓣科植物黑珠芽薯蓣的块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ioscorea melanophyma Pramet Bu

  • 密陀僧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密陀僧药材名称密陀僧拼音Mì Tuó Sēnɡ别名炉底、陀僧、金陀僧来源天然的矿产密陀僧(Lithargite)很稀少,呈橘黄色小片或土状粉末,其成分为PbO,

  • 荷叶蒂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荷叶蒂药材名称荷叶蒂拼音Hé Yè Dì别名荷鼻(《本草拾遗》),莲蒂(《岭南采药录》)。出处《本草拾遗》来源为睡莲科植物莲的叶基部。7~9月采取荷叶,将

  • 薜荔果

    药材名称薜荔果拼音Bì Lì Guǒ别名王不留行[广西、广东]、凉粉果、爬墙虎、木馒头、木莲、络石藤、风不动来源桑科榕属植物薜荔Ficus pumila L.,以花序托(俗称果实)

  • 南板蓝根

    《中国药典》:南板蓝根药材名称南板蓝根英文名RHIZOMA ET RADIX BAPHICACANTHIS CUSIAE别名大蓝根、大青根来源本品为爵床科植物马蓝Baphicacanthus cusi

  • 小檗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小檗药材名称小檗拼音Xiǎo Bò别名三颗针、狗奶子、酸醋溜、刺刺溜、刺黄连、刺黄柏来源为小檗科小檗属植物豪猪刺Berberis julianae Schneid、小黄连刺B. w

  • 香草兰

    药材名称香草兰别名上树蜈蚣来源兰科香草兰Vanilla planifolia Andr.,以全草入药。生境分部广东、广西。功能主治清热解毒。治蛇伤。摘录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  • 淮山

    药材名称淮山拼音Huái Shān别名山药来源为薯蓣科植物薯蓣Dioscorea opposita Thunb.的干燥根茎。性味平、甘、无毒。归经入肺、脾、肾、胃。功能主治健脾、厚肠胃、补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