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中医中药>中药材>光叶巴豆

光叶巴豆

《中药大辞典》:光叶巴豆

药材名称光叶巴豆

拼音Guānɡ Yè Bā Dòu

别名抱龙(傣名)。

出处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

来源大戟科植物光叶巴豆。全年可采。

原形态乔木,高8~12米,幼嫩部分全被星状鳞片。叶互生或小枝顶端的近轮生,薄革质,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,长7~25厘米,宽3~9厘米,边缘有疏离、具腺体的细齿,侧脉每边10~13条,叶片基部的腺体通常着生在中脉的两侧;叶柄长1~5厘米;托叶钻状,早落。总状花序簇生于枝顶,长15~30厘米,被淡黄色或褐色星状鳞片,雌花散生在花序轴的下部,雄花密集于上部;苞片三角形,外面密被星状鳞片;雄花花萼裂片卵形,外有星状鳞片,花瓣长圆形;雄蕊12~15;雌花花瓣丝状,与萼齿互生;子房球形,花柱2裂,花柱分枝6。蒴果倒卵形,被星状鳞片。花期9月至翌年2月。

生境分部生于密林、疏林、山谷、溪边或山坡的灌木丛中。分布云南及海南等地。

性味味辛,性温。

功能主治通经活血,散瘀消肿,退热止痛。治跌打损伤,骨折,疟疾,胃痛。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3~5钱。外用:捣敷。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光叶巴豆

药材名称光叶巴豆

拼音Guānɡ Yè Bā Dòu

英文名root and leaf of Laevigate Croton

别名龙眼叶、养奶浆叶、大树叶。

出处出自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

来源药材基源:为大戟科植物光叶巴豆的根、叶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roton laevigatus Vahl[C.oblongifolia Roxb.]

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,鲜用或晒干备用。

原形态光叶巴豆 乔木,高8-12m。幼嫩部分全被星状鳞片。叶互生或小枝顶端的近轮生;叶柄长1-5cm;托叶钻状,长约2mm,早落;叶片薄革质,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,长7-25cm,宽3-9cm,两端渐狭而钝,中部最宽,基部的腺体通常着生在中脉的两侧,无柄,边缘有疏离、具腺体的细齿,叶绿色,微带紫红,有香气,无毛,无鳞片;侧脉10-13对,网状脉明显。总状花序簇生于技顶,长15-30cm,被淡黄色或褐色星状鳞片,雌花散生在花序轴的下部,雄花密集上部,雌花梗比雄花梗较长而粗壮;苞片三角形,长约2mm,外面密被星状鳞片;雄花花萼裂片卵形,长约2mm,外面有星状鳞片;花瓣长圆形,约与花萼等长,边缘和基部被绵状毛;雄蕊12-15,花药长约0.7mm,药隔干时黑色;雌花花萼与雄花的相似;花瓣丝状,与萼齿互生;子房球形,花托2裂,花柱分枝6。蒴果倒卵形,长约9mm,直径约7mm,被星状鳞片,种子长约7mm。花期9月至翌年2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密林、疏林、山谷、溪边或山坡灌2丛中。

资源分布:分岂有此理于广东、海南、云南等地。

性味味辛;性温

归经肝;胃经

功能主治通经活血;截疟。主外伤肿痛;骨折;疟疾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9-15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落新妇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落新妇药材名称落新妇拼音Luò Xīn Fù别名小升麻(《本草拾遗》),术活(《四川中药志》),马尾参、山花七、阿根八、铁火钳(《贵州草药》)。红升麻、马尾参、野开

  • 牛蒡子

    《中国药典》:牛蒡子药材名称牛蒡子拼音Niú Bànɡ Zǐ英文名FRUCTUS ARCTII别名大力子、恶实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牛蒡Arctium lappa L.的干燥成熟果实。

  • 苎麻花

    药材名称苎麻花拼音Zhù Má Huā出处《医林纂要》来源为荨麻科植物苎麻的花。原形态植物形态详"苎麻根"条。功能主治①《医林纂要》:"作茹:清心,利

  • 沉香曲

    药材名称沉香曲拼音Chén Xiānɡ Qǔ出处《饮片新参》来源为沉香等多种药末和以神曲糊制成的曲剂。制法沉香、广木香各2两,广藿香、檀香、降香、羌活各3两,葛根、前胡、桔梗、枳壳、槟榔、炒

  • 茅膏菜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茅膏菜药材名称茅膏菜拼音Máo Gāo Cài别名地胡椒、捕虫草、食虫草、地珍珠、落地珍珠、一粒金丹、苍蝇网、山胡椒草来源茅膏菜科茅膏菜属植物茅膏菜Droser

  • 豺皮樟根

    药材名称豺皮樟根拼音Chái Pí Zhānɡ Gēn出处《泉州本草》来源为樟科植物扬子黄肉楠的根。全年可采。原形态扬子黄肉楠,又名:白柴、香叶子、剥皮枫、花壳柴、过山香、山肉桂。

  • 小儿血参

    药材名称小儿血参拼音Xiǎo ér Xuè Shēn别名笔龙胆、路边红、爪米草、二郎箭来源药材基源:为龙胆科植物深红龙胆的带根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Gentiana rubzcunda Franc

  • 白婆婆纳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白婆婆纳药材名称白婆婆纳来源玄参科白婆婆纳Veronica incana L.,以全草入药。生境分部东北、华北。性味苦,凉。功能主治消肿止血。主治痈疖红肿。用法用量外用适量,鲜品捣

  • 鹿草

    药材名称鹿草拼音Lù Cǎo来源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鹿草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temmacantha carthamoides (Willd.) Dit-trich [Rhaponticum c

  • 朱唇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朱唇药材名称朱唇拼音Zhū Chún别名小红花来源唇形科朱唇Salvia coccina Fuss. ex Merr.,以全草入药。生境分部江西、广西、福建、云南有栽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