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中医中药>中药材>大麻疙瘩

大麻疙瘩

药材名称大麻疙瘩

拼音Dà Má Gē Dɑ

来源药材基源:为胡椒科植物蒟子的全株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iperyunnanenseTseng

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,切片,鲜用或晒干。

原形态蒟子 直立亚灌木,高1-3m。枝有细纵棱,与叶柄、总花梗均被毛。叶薄纸质,卵圆形、阔卵形或枝端的为椭圆形,长10-15cm,宽6-10cm,先端短尖,基部心形,两侧不等,上面无毛,下面沿脉上被微硬毛和细腺点,叶脉9条,最上1对互生,离基1.2-3cm从中脉发出,余者均基出;叶柄长8-14mm,仅基部具鞘。花单性,雌雄异株,聚集成与叶对生的穗状花序;雄花序长4-6cm,花序轴被短柔毛,苞片圆形,盾状,直径约1.1mm,中央具短柄,雄蕊3枚,花药卵形,2裂,花丝粗,远短于花药;雌花序于果期长4-8cm,苞片较小,直径0.8-lmm,子房基部嵌生于花序轴中,柱头3,早落。浆果球形,成熟时红色,直径约2mm,基部嵌生于花序轴中并与其合生,表面多疣状凸起。花期4-6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100-2000m的林中或湿润地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云南南部、西南部和西北部。

性状性状鉴别 茎圆柱形,直径约1cm;表面有细纵棱,具稀疏毛茸,节部膨大明显。叶多皱缩,展平后卵圆形或椭圆形,长9-15cm,宽5-10cm,基部常偏斜,有密集的细小腺点,背面叶脉上有毛茸,叶脉9条,最上1对离基从中脉发出,网脉明显;叶具短柄,基部鞘状,有时可见与叶对生的穗状花序。气香,味辛辣。

性味辛;温

功能主治祛风散寒;行气活血;散瘀止痛。主风寒感冒;风湿骨痛;胃痛;痛经;跌打损伤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15-30g。外用:鲜品适量,捣敷。

注意孕妇慎服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象肉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象肉药材名称象肉拼音Xiànɡ Ròu出处《本草拾遗》来源为象科动物亚洲象的肉。原形态动物形态详"象皮"条。化学成分主要含蛋白质外,尚有脂肪、碳

  • 木馒头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木馒头药材名称木馒头拼音Mù Mán Tou别名木莲(《本草拾遗》),水馒头(《岭外代答》),鬼馒头(《纲目》),蔓头萝(《生草药性备要》),凉粉果、木铎,桔杷、文

  • 栲栗

    药材名称栲栗拼音Kǎo Lì别名锥栗、米锥栗、勒翠来源药材基源:为壳斗科植物桂林栲的种子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astanopsis chinensis Hance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集,剥去果壳,

  • 山马兰

    药材名称山马兰拼音Shān Mǎ Lán来源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山马兰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Kalimeris lautureana (Debx.) Kitam. [Boltonia lautu

  • 蜀葵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蜀葵根药材名称蜀葵根拼音Shǔ Kuí Gēn出处《本草拾遗》来源为锦葵科植物蜀葵的根。原形态植物形态详"蜀葵花"条。化学成分根含大量粘质;一年生根的粘质

  • 黄花蒿子

    药材名称黄花蒿子拼音Huánɡ Huā Hāo Zǐ出处《纲目》来源为菊科植物黄花蒿的果实。性味①《日华子本草》:"凉,无毒。"②《纲目》:"辛,凉,无毒。&q

  • 金鸡尾巴草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金鸡尾巴草根药材名称金鸡尾巴草根拼音Jīn Jī Wěi Bɑ Cǎo Gēn出处《浙江天舢药植志》来源为金星蕨科植物针毛蕨或延羽卵果蕨的根茎。原形态①针毛蕨又名:金鸡尾巴草。多年生草

  • 杨翠木

    药材名称杨翠木别名白菁檀梨、假海桐、羊耳朵树来源茶茱萸科杨翠木Pittosporopsis kerri Craib,以树皮入药。生境分部云南。功能主治清热解毒,祛风解表。治感冒,流感发热,百日咳,疟疾

  • 胡桃叶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胡桃叶药材名称胡桃叶拼音Hú Táo Yè出处《贵州草药》来源为胡桃科植物胡桃的叶片。化学成分叶含没食子酸,缩没食子酸、反油酸、α-和β-蒎烯、柠檬烯、1

  • 小婆婆纳

    药材名称小婆婆纳拼音Xiǎo Pó Pó Nà别名百里香叶婆婆纳、仙桃草、地涩涩来源玄参科小婆婆纳Veronica serpyllifolia L.,以全草入药。生境分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