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中医中药>中药材>小血藤叶

小血藤叶

药材名称小血藤叶

拼音Xiǎo Xuè Ténɡ Yè

来源药材基源:为五味子科植物铁箍散的叶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chisandra propinqua (Wall.) Baill.Var.Sinensis Oliv.

采收和储藏:春、夏、秋三季均可采收。鲜用或晒干研粉备用。

原形态落叶或半落叶木质藤本,长2-3m。根圆柱形,木质而坚硬,略弯曲。老枝灰色,小枝棕褐色。单叶互生;叶革质;叶柄长0.5-1cm;叶片卵状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,长5-12cm,宽1-3cm,先端长渐尖,基部宽楔形呈圆形,边缘具不明显的疏齿,上面绿色,嫩叶上面有时有浅色斑纹,下面略被白粉,侧脉6-8对,不明显。花雌雄异株;花单生叶腋或簇生,直径约1cm;花被6-9,排成3轮,最外3片较小;雄蕊6-9,花丝基部稍连合,雄蕊嵌于肥大的花托缝穴中;雌蕊群球形,心皮10-30,离生,结果时花托伸长约3-7cm。小浆果球形,直径5-7mm,熟时鲜红色。种子肾圆形,种皮光滑。花期6-8月,果明7-10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300-1500m的向阳低山坡或山沟灌丛中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甘肃、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云南、贵州等地。

性状性状鉴别 叶狭披针形、狭卵状矩圆形或矩圆形,革质或厚纸质。长4-12cm,宽1-3cm,先端长渐尖或尾尖,基部圆形或宽楔形,边缘有疏锯齿;叶表面枯绿色,主脉明显,侧脉不明显;叶柄长约8mm。气微香,味辛凉。

性味甘;辛;微涩;性平

功能主治解毒消肿;散瘀止血。主疮疖肿毒;乳痈红肿;外伤出血;骨折;毒蛇咬伤

用法用量外用:30g,鲜品可加倍,捣敷;或煎水洗;或干叶研粉撒及调敷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菜子七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菜子七药材名称菜子七拼音Cài Zǐ Qī别名白花石芥菜来源十字花科碎米芥属植物白花碎米芥Cardamine leucantha (Tausch) O. E. Schul

  • 蕹菜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蕹菜根药材名称蕹菜根拼音Wènɡ Cài Gēn别名瓮菜根(《分类草药性》)。出处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来源为旋花种植物蕹菜的根,9~10月采收。原形态植物形态详&q

  • 蓍草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蓍草药材名称蓍草拼音Shī Cǎo别名一支蒿、蜈蚣草、蜈蚣蒿、飞天蜈蚣、锯草来源菊科蓍属植物蓍草Achillea alpina L.、千叶蓍A. millefolium L.和西南

  • 鳖脂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鳖脂药材名称鳖脂拼音Biē Zhī别名鳖膏(《本草拾遗》),鳖油(《现代实用中药》)。出处《纲目》来源为鳖科动物中华鳖的脂肪。功能主治①《本草蒙筌》:"眼睫倒毛签入,可资除害

  • 白木耳

    药材名称白木耳拼音Bái Mù ěr别名白耳子(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)。出处《本草再新》来源为银耳科植物银耳的子实体。4~9月间采收。以5月与8月为盛产期。采时宜在早、晚或阴雨天,用

  • 红天葵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红天葵药材名称红天葵拼音Hónɡ Tiān Kuí别名紫背天葵、红叶、散血子、龙虎叶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,夜渡红、红水葵(《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》)。出处《广西药植名

  • 乔木五加

    药材名称乔木五加拼音Qiáo Mù Wǔ Jiā来源药材基源:为五加科植物锈毛吴茱萸五加的根皮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canthopanax euodiaefolius Franch.var .fer

  • 蝮蛇蜕皮

    药材名称蝮蛇蜕皮拼音Fù Shé Tuì Pí出处《唐本草》来源为蝮蛇科动物蝮蛇的蜕皮。功能主治《唐本草》:"主身痒、瘑、疥、癣等。"摘录《

  • 蔗鸡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蔗鸡药材名称蔗鸡拼音Zhè Jī出处《中国新医药》9:11,1954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甘蔗节上所茁生之嫩芽。原形态植物形态详"甘蔗"条。功能主治主消渴。用法

  • 葱汁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葱汁药材名称葱汁拼音Cōnɡ Zhī别名葱苒(陶弘景),葱涕(《千金·食治》),空亭液(《石药尔雅》),葱涎(《百一选方》),葱油(《现代实用中药》)。出处《别录》来源为百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