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中医中药>中药材>挖耳草根

挖耳草根

《中药大辞典》:挖耳草根

药材名称挖耳草根

拼音Wā ěr Cǎo Gēn

出处《分类草药性》

来源为菊科植物烟管头草

原形态植物形态详"挖耳草"条。

性味《分类草药性》:"味苦,性凉。"

功能主治治痢疾,牙痛,喉蛾,子宫脱垂,脱肛。

《云南中草药》:"治痢疾,牙痛,子宫脱垂,脱肛。"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2~4钱。外用:捣敷。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挖耳草根

药材名称挖耳草根

拼音Wā ěr Cǎo Gēn

英文名Root of Drooping Carpesium

出处出自《分类草药性》

来源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烟管头草的根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arpesium cernuum L.

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收,切征晒干。

原形态烟管头草 多年生草本,高50-100cm。茎直立,分枝,被白色长柔毛,上部毛较密。下部叶匙状长圆形,长9-20(-25)cm,宽4-6cm,先端锐尖或钝尖,基部楔状收缩成具翅的叶柄,边缘有不规则的锯齿,两面有白色长柔毛和腺点;中部叶向上渐小,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,叶柄短。头状花序在茎和枝的顶端单生,直径15-18mm,下垂,基部有数个条状披针形不等长的苞片;总苞杯状,长7-8mm;总苞片4层,外层卵状长圆形,有长柔毛,中层和内层干膜质,长圆形,钝尖,无毛;花黄色,外围的雌花筒状,3-5齿裂,结实;中央的两性花有5个裂片。瘦果条形,长约5mm,有细纵条,先端有短喙和腺点;无冠毛。花期秋季。

药理作用杓儿菜根煎剂用试管稀释法,1:1280对钩端螺旋体有抑制作用[1]。

性味味苦;性凉

功能主治清热解毒。主痢疾;牙痛;乳蛾;子宫脱垂;脱肛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5-15g。

各家论述《云南中草药》:治痢疾,牙痛,子宫脱垂,脱肛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半把伞

    药材名称半把伞拼音Bàn Bǎ Sǎn别名搜山虎、虎爪搜山虎、箐鸡尾、野蕨菜来源蕨类水龙骨科扇蕨属植物扇蕨Neocheiropteris palmatopedata (Baker)Chris

  • 东北蛔蒿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东北蛔蒿药材名称东北蛔蒿拼音Dōnɡ Běi Huí Hāo别名蛔蒿来源菊科艾属植物东北蛔蒿Artemisia finita Kitag.,以花蕾入药。夏季花开放前采集,

  • 风叶藤

    药材名称风叶藤别名毛叶白粉藤、左爬藤、葫芦叶、粗壳藤、左边藤来源葡萄科风叶藤Cissus assamica (Laws.) Craib,以根入药。生境分部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。性味淡、微涩,平。功能

  • 九里香

    《中国药典》:九里香药材名称九里香拼音Jiǔ Lǐ Xiānɡ英文名FOLIUM ET CACUMEN MURRAYAE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九里香Murraya exotica L.和千里香Murra

  • 垂丝卫矛果

    药材名称垂丝卫矛果拼音Chuí Sī Wèi Máo Guǒ来源药材基源:为卫矛科植物垂丝卫矛Euonymus oxyphyllus Miq.的果实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Euonymus oxyphy

  • 天王七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天王七药材名称天王七拼音Tiān Wánɡ Qī别名五转七、白暴七、鸡爪七出处《陕西中草药》来源为忍冬科植物羽裂莛子藨的根。秋末采挖。洗净,晒干。原形态多年生草本,高30~7

  • 杧果叶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杧果叶药材名称杧果叶拼音Mánɡ Guǒ Yè出处《岭南采药录》来源为漆树科植物杧果的叶片,随时可采。化学成分含抗坏血酸237毫克%、鞣质11.73%、杧果甙6.9

  • 红背酸藤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红背酸藤药材名称红背酸藤拼音Hónɡ Bèi Suān Ténɡ别名头林沁(《广州植物志》),酸藤木(《陆川本草》),黑风藤、风莓、酸藤(《广西中药志》)

  • 苦甘草

    药材名称苦甘草拼音Kǔ Gān Cǎo别名苦豆根(《内蒙古中草药》)。出处《内蒙古中草药》来源为豆科植物苦豆子的根。夏、秋采挖,切片,晒干。生境分部产内蒙古。性状干燥根呈长圆柱形,稍弯曲,一般切成长约

  • 黄颡鱼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黄颡鱼药材名称黄颡鱼拼音Huánɡ Sǎnɡ Yú别名嘎牙子、黄腊丁、黄鳍鱼、鰑丝、央丝来源鲱形目鲿科(鮠科)黄颡鱼Pseudobagrus fulvidra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