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中医中药>中药材>撑篙竹

撑篙竹

药材名称撑篙竹

拼音Chēnɡ Gāo Zhú

英文名Punting Pole Bambusa

别名油竹、白眉竹、花眉竹

出处始载于《广西药用植物名录》。

来源药材基源:为禾本科植物掌篙竹的叶、叶芽或茎皮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Bambusa pervariabilis McClure.

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。茎皮取茎竿部除去外皮刮下的中间层。

原形态撑篙竹 植株木质化,呈乔木状。竿高7-10m,直径4-5.5cm,尾稍近直立,下部挺直,节间长30cm左右。幼时薄被白蜡粉或具糙硬毛,竿壁厚,基部数节间具有黄绿色纵条纹;节处稍有隆起,竿基部数节于箨环之上下方,各环生一圈灰白色绢毛;分枝常自竿基部第1节开始,坚持,以数枝乃至多枝簇生,中具3枝较为粗长。箨鞘早落;箨耳不相等,具波状皱折,边缘被波曲状细繸毛。叶鞘背向通常无毛,边缘被短纤毛;叶耳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;叶舌高0.5mm;叶片线状披针形,通常长10-15cm,宽1-1.5cm,上表面无毛,下表面密被短柔毛,先端渐尖,基部近圆形或阔楔形。假小穗以数枚簇生于花枝各节,线形,长2-5cm,小穗含花5-10朵;颖仅1片,长6mm,无毛,具9脉;外稃长圆状披针形,长12-14mm,无毛,具13-15脉;内稃和外稃近等长或稍短,具2脊,脊间6脉;鳞被3,不相等,边缘被长纤毛,前方2片偏斜,长2.7mm,后方1片稍大;花丝短,花药长5mm;子房长圆形,长约1mm,先端被短硬毛,花柱长1mm,被短硬毛,柱头3,长3mm,被毛。颖果幼时宽卵球状,长1.5mm,先端被短硬毛,并有残留的花柱和柱头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河溪两岸和村落附近,常见栽培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南各地。

性味甘;苦;凉

功能主治清热;除烦;止呕;止血。主热病烦渴;呕吐;小儿惊厥;吐血;衄血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6-15g。

各家论述《广西药用植物名录》:用治烦热呕吐、吐血、衄血、小儿惊厥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猫腿姑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猫腿姑药材名称猫腿姑拼音Māo Tuǐ Gū出处黑龙江来源为菊科植物绒背蓟的块根。春、秋季采挖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原形态多年生草本,高50~80厘米。块根肥大,呈脚趾状互相重叠,鲜时灰

  • 漏斗菜

    药材名称漏斗菜拼音Lòu Dǒu Cài别名血见愁(《东北药植志》)出处《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》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小花耧斗菜或尖萼耧斗菜的带根全草。6~7月间采收,晒干。原形态①小花耧

  • 土细辛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土细辛药材名称土细辛拼音Tǔ Xì Xīn别名马辛、马细辛、马蹄细辛、马蹄香、水马蹄来源为马兜铃科细辛属植物杜衡Asarum forbesii Maxim. 或其同属多种植物的全草

  • 乌榄仁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乌榄仁药材名称乌榄仁拼音Wū Lǎn Rén出处《纲目》来源为橄榄科植物乌榄的种仁。8~9月,果熟时采取果实,除去果肉及核壳,取出种仁。原形态植物形态详"乌榄&qu

  • 风箱树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风箱树根药材名称风箱树根拼音Fēnɡ Xiānɡ Shù Gēn别名水杨梅蔃(《本草求原》),杨梅树根(《福建中医验方》),水杨梅根(《岭南草药志》)。出处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

  • 东方荚果蕨

    药材名称东方荚果蕨拼音Dōnɡ Fānɡ Jiá Guǒ Jué别名大叶蕨、马来巴来源药材基源:为球子蕨科植物东方荚果蕨的根茎或茎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Matteuccia orientalis(H

  • 桑椹酒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桑椹酒药材名称桑椹酒拼音Sānɡ Shēn Jiǔ出处《纲目》来源为桑科植物桑的果穗,同药曲酿成的酒。制法《纲目》:"用桑椹捣汁煎过,同曲米如常酿酒。"功能主治①宁

  • 黄牛毛藓

    药材名称黄牛毛藓拼音Huánɡ Niú Máo Xiǎn别名刀口药、金牛毛来源药材基源:为牛毛藓科植物黄牛毛藓的植物体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itrichum pallidum(Hedw.)Hamp.

  • 半圆盖阴石蕨

    药材名称半圆盖阴石蕨拼音Bàn Yuán Gài Yīn Shí Jué英文名Broadscale Humata出处始载于《中国植物志》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骨碎补科半圆盖阴石蕨的根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

  • 柳穿鱼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柳穿鱼药材名称柳穿鱼拼音Liǔ Chuān Yú来源玄参科柳穿鱼属植物柳穿鱼Linaria vulgaris Mill.,以地上全草入药。秋季开花时采集,晒干。性味咸、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