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中医中药>中药材>毛发唐松草

毛发唐松草

药材名称毛发唐松草

拼音Máo Fā Tánɡ Sōnɡ Cǎo

别名珍珠莲、马尾黄连、水黄连

来源药材基源:为毛菜科植物毛发唐松草的根及根茎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Thalictrum trichopus Franch.

采收和储藏:秋、冬季采集,晒干备用。

原形态唐松草,多年生草本,120cm。全株无毛。茎直立,有细纵槽。上部有分枝。叶互生;叶柄长达8cm,基部有鞘,托叶窄,缘或分裂;基生叶在开花时枯萎;下部叶为三回羽状复叶,长达30cm,有稍长的柄;叶片长约20cm;小叶草质,卵形、菱状卵形或近圆形,中部以上3浅裂或全裂,长1.5-2.5cm,宽0.6-1.4cm,先端微钝或圆形,基部圆形、圆楔形或浅心形;顶生小叶较大,小叶柄纤细,长3-6mm;侧生小叶常不分裂,小叶柄较短。圆锥花序长10-20,长约4.5mm,花丝丝状,长约2.5mm,花药长圆形,先端钝,长约2mm;心皮2-5,无柄,花柱短,柱头铡生。瘦果偏斜卵形,长3-4.5mm,有8-9条纵肋,宿存花柱短,长约0.8mm,柱头卵状长圆形,生于花柱内侧,弯曲呈嘴状。花期7月,果期8-9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000-2500m的山地灌木丛中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和云南。

性状性状鉴别,根长4-6cm,直径约2mm。表面深褐色至棕褐色,有纵皱纹。质脆,易折断。

显微鉴别,根横切面:皮层多已脱落;内皮层细胞1列,类方形,壁有细纹理。韧皮部宽,筛管群随上散在;中央为木质部。

性味味苦;性寒

归经肺;大肠经

功能主治清热解毒;燥湿。主热盛主烦;肺炎;小儿高热惊风;肠炎;痢疾;百日咳;膀胱炎;结膜炎;咽喉炎;痈肿疮疖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3-9g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山大黄

    药材名称山大黄拼音Shān Dài Huánɡ别名唐大黄、台黄、土大黄、峪黄、籽黄、北大黄、大黄、格西古讷、野大黄、酸酸草、黄古卵子、苦大黄、华北大黄、祁黄、庄黄出处出自《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》来源药材

  • 岩椒草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岩椒草药材名称岩椒草拼音Yán Jiāo Cǎo别名臭节草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松风草(《植物学大辞典》),石胡椒、臭沙子(《四川中药志》),猩锈臭草、臭草、苦黄草、大羊不食

  • 排钱草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排钱草药材名称排钱草拼音Pái Qián Cǎo别名龙鳞草、午时合(《生草药性备要》),金钱草、午时灵(《岭南采药录》),叠钱草、钱排草(《广西野生资源植物》),双

  • 杏花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杏花药材名称杏花拼音Xìnɡ Huā出处《别录》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杏或山杏的花。原形态植物形态详"杏仁"条。性味①《别录》:"味苦,无毒。&quo

  • 书带蕨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书带蕨药材名称书带蕨拼音Shū Dài Jué别名晒不死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,木莲金(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)。出处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来源为书带蕨科植物书带蕨的全草

  • 斑杖

    药材名称斑杖来源天南星科天南星属植物细齿天南星Arisaema serratum (Thunb.) Schott,以球茎入药。秋冬采收,晒干。性味辛,平。功能主治解毒。用于毒蛇咬伤。用法用量外用适量,

  • 老头草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老头草药材名称老头草拼音Lǎo Tóu Cǎo别名小矛香艾(《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,老头艾(《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。出处《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》来源为菊科植物火绒草的全草

  • 使君子

    《中国药典》:使君子药材名称使君子拼音Shǐ Jūn Zǐ英文名FRUCTUS QUISQUALIS别名留球子来源本品为使君子科植物使君子Quisqualis indica L.的干燥成熟果实。秋季果

  • 半蒴苣苔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半蒴苣苔药材名称半蒴苣苔别名山白菜、天目降龙草来源苦苣苔科半蒴苣苔Hemiboea henryi Clarke,以全草入药。生境分部陕西、甘肃、江苏、浙江、福建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

  • 手参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手参药材名称手参拼音Shǒu Shēn别名手掌参、掌参、阴阳参来源为兰科手参属植物手参Gymnadenia conopsea R. Brown的块根。秋季采挖,去茎叶及须根,洗净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