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中医中药>中药材>米皮糠

米皮糠

《中药大辞典》:米皮糠

药材名称米皮糠

拼音Mǐ Pí Kānɡ

别名春杵头细糠(《别录》),谷白皮(《千金翼方》),细糠(《圣惠方》),杵头糠(《圣济总录》),米秕(汪颖《食物本草》),米糠(《验方新编》)。

出处《纲目》

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种皮

化学成分含油,油中含三萜烯酵网魏酸酯,通称谷维醇。其中包括环木菠萝烯醇、24-甲基环木菠萝烷醇、环木菠萝烷醇、胆甾醇、三甲基甾醇、二氢-γ-谷甾醇,二氢-β-谷甾醇、β-谷甾醇,菜油甾醇、豆甾醇、24-亚甲基环木菠萝烷醇等的阿魏酸酯。

还含甘油三酯、甘油二酯、甘油一酯等多种甘油酯及游离脂肪酸(其中棕榈酸约达50%),还有角鲨烯、阿魏酸、甾醇、高级脂肪醇、烃、磷脂、脂蛋白、维生索B16、B1、和E族。

还含有一种抗肿瘤物质(23.6克/公斤),该物质可能系多糖类化合物(主要是五碳糖和六碳糖),能溶于水,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媒。

另含糠甙,系糠甙元的葡萄糖甙。

药理作用谷维醇能作用于下视丘、大脑边缘系统,口服10~30毫克,每日3次或皮下、肌注10毫克,可改善植物神经的功能障碍。实验证明,它能促进大鼠之生长,增加肝脏中糖元的含量。对切除卵巢之大鼠,皮下注射可引起动情期改变,口服则无效;对小鼠、羊、牛亦可引起此等改变。剂量增加,作用并不增强。对大鼠并无维生素E样作用。

从稻梗、壳或糠麸中提得一种抗癌物质,对移植的小鼠艾氏腹水癌及肉瘤-180有效。

糙米上寄生某种青霉菌后(日文称"黄变米"),可产生毒性物质,即含氯的多肽类及黄色毒素,大量饲喂动物(鼠或家兔)可致急性肝损害而招致死亡,长期小量可引起动物肝硬变。

性味《品汇精要》:"甘辛,平,无毒。"

归经得配本草》:"入手、足阳明经。"

功能主治治噎膈,脚气。

①《别录》:"主卒噎。"

②汪颖《食物本草》:"通肠,开胃,下气,磨积块。"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或入丸、散。

复方①治膈气,咽喉噎塞,饮食不下:碓嘴上细糠,蜜丸如弹子大,不计时候,含一丸,细细咽津。(《圣惠方》)

②治咽喉妨碍如有物,吞吐不下:杵头糠、人参、炒石莲肉各一钱。水煎服,日三次。(《圣济总录》)

③治脚气常作:谷白皮五升(切勿取斑者,有毒)。以水一斗,煮取七升,去滓,煮米粥常食之,即不发。(《千金翼方》谷白皮粥)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米皮糠

药材名称米皮糠

拼音Mǐ Pí Kānɡ

英文名Rice bran

别名舂杵头细糠、谷白皮、细糠、杵头糠、米秕、米糠

出处出自《本草纲目

来源药材基源:为禾本科植物稻的颖果经加工而脱下的种皮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Oryza sativa L.

采收和储藏:加工粳米籼米时,收集米糠,晒干。

原形态稻 一年生栽培植物。秆直立,丛生,高约1m左右。叶鞘无毛,下部者长于节间;叶舌膜质而较硬,披针形,基部两侧下延与叶鞘边缘相结合,长5-25mm,幼时具明显的叶耳;叶片扁平,披针形至条状披针形,长30-60cm,宽6-15cm。圆锥花序疏松,成熟时向下弯曲,分枝具角棱,常粗糙;小穗长圆形,两侧压扁,长6-8mm,含3小花,下方两小花退化仅存极小的外稃而位于1两性小花之下;颖极退化,在小穗柄之顶端呈半月形的痕迹;退化外稃长3-4mm,两性小花外稃,有5脉,常具细毛,有芒或无芒,内稃3脉,亦被细毛;鳞被2,卵圆形,长1mm;雄蕊6;花药长2mm;花柱2枚,筒短,柱头帚刷状,自小花两侧伸出。颖果平滑。花、果期6-10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水稻的栽培区。

资源分布: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水稻的栽培区。

性状性状鉴别 呈破块状,大小不一,完整者呈长椭圆形或披针形,长5-9mm,宽1-2mm。表面黄色灰黄色,具纵向细棱数条;内面色较淡,光滑,顶端狭,有小的突起;基部有突起的点状种脐。偶夹有白色半透明的种仁和未破的谷粒。质稍硬。气微,味淡。

化学成分含三萜烯醇阿魏酸酯(triterpene alcohol feru-late),通称谷维醇(oryzanol),其中包括环木菠萝烯醇(cycloartenol),24-甲基环木菠萝烷醇(24-methylcycloartanol),环木菠萝烷醇(cycloartanol),胆甾醇(cholesterol),三甲基甾醇(trimethylsterol),二氢-γ-谷甾醇(dihydro-γ-sitosterol),二氢-β-谷甾醇,β-谷甾醇(β-sitosterol),菜油甾醇(campesterol),豆甾醇(stigmasterol),24-亚甲基环木菠萝烷醇(24-methylene cycloartanol)等的阿魏酸酯;磷脂有磷脂酰乙醇胺(phosphatidylethanolamine),磷脂酰肌醇(phosphatidylinositol)和磷脂酰胆碱(phosphatidylcholine);糖脂有酰化了的甾醇基葡萄糖和二半乳糖基二酰基丙三醇(digalactosyl diacylglycerol),D-吡喃葡萄糖基β(1→4)-D-吡喃葡萄糖基-β-(1→3')-β-谷甾醇(D-glucopyranosyl-β-(1→4)-D-glucopyranosyl-β-(1→3')-β-sitosterol),D-吡喃葡萄糖基-β-(1→3)-D-吡喃葡萄糖基-β-(1→3')-β-谷甾醇[D-glucopyranosyl-β-(1→3)-D-glucopyranosyl-β-(1→3')-β-sitosterol],D-吡喃葡萄糖基-β-(1→4)-D-吡喃葡萄糖基-β-(1→4)-D-吡喃葡萄糖基-β-(1→3')-β-谷甾醇[D-glucopyranosyl-β-(1→4)-D-glucopyranosyl-β-(1→4)-D-glucopyranosyl-β-(1→3')-β-sitosterol];甾醇酯化合物主要为谷甾醇亚油酸酯(sitosteryl linoleate),谷甾醇油酸酯(sitosteryl oleate);长链烷基酯主要为三十烷基山菕酸酯(triacontanyl behenate),二十八烷基棕榈酸酯(octacosanyl palmitate)和三十四烷基山菕酸酯(tetratriacontanyl behenate);短链烷基酯主要为油酸甲酯(methyl oleate)油酸乙酯(ethyl oleate),棕榈酸甲酯(methyl palmitate);维生素B6衍生物:5'-O-[6-O-[(+)-5-羟基二氧吲哚-3-乙酰基]-β-纤维二糖基]吡哆醇

药理作用1.实验证明,它能促进大鼠之生长,增加肝脏中糖元的含量。对切除卵巢之大鼠,皮下注射可引起动情期改变,口服则无效;对小鼠、羊、牛亦可引起此等改变。剂量增加,作用并不增强。对大鼠并无维生素E样作用。

2.抗癌作用:从稻梗、壳或糠麸中提得一种抗癌物质,对移植的小鼠艾氏腹水癌及肉瘤-180有效。

3.副作用:糙米上寄生某种青霉菌(PenicilliumislandicumSopp.)后(日文称黄变米),可产生毒性物质,即含氯的多肽类及黄色毒素(Luteoskyrin),大量饲喂动物(鼠或家兔)可致急性肝损害而招致死亡,长期小量可引起动物肝硬变。

性味甘;辛;温

归经大肠;胃经

功能主治开胃;下气。主噎膈;反胃;脚气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9-30g;或入丸、散。

各家论述1.《别录》:主卒噎。

2.江颖《食物本草》:通肠,开胃,下气,磨积块。

3.《本经逢原》:舂杵头糠,能治噎膈,消磨胃之陈积也,然惟暴噎为宜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女娄菜根

    药材名称女娄菜根拼音Nǚ Lóu Cài Gēn来源药材基源:为石竹科植物女娄菜的根或果实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ilene aprica Turca.[Melandrium apricum(Turc

  • 灰叶南蛇藤

    药材名称灰叶南蛇藤拼音Huī Yè Nán Shé Ténɡ来源药材基源:为卫矛科植物灰叶南蛇藤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elastrus glaucophyllus Rehd.et Wils.采收

  • 石上铁角蕨

    药材名称石上铁角蕨拼音Shí Shànɡ Tiě Jiǎo Jué别名粤铁角蕨、鸡心草来源药材基源:为铁角蕨科植物石生铁角蕨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splenium saxicola Ros.[

  • 梨果仙人掌

    药材名称梨果仙人掌拼音Lí Guǒ Xiān Rén Zhǎnɡ别名仙人掌、霸王树、火焰、神仙掌、印度无花果来源药材基源:为仙人掌科植物梨果仙人掌的根及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Opuntia ficu

  • 扁蒲扇

    药材名称扁蒲扇拼音Biǎn Pú Shàn别名歧花鸢尾、扇扇草、白射干、白花射干、野鸢尾来源鸢尾科扁蒲扇Iris dichotoma Pall.,以全草及根入药。生境分部东北、华东

  • 乳源木莲果

    药材名称乳源木莲果拼音Rǔ Yuán Mù Lián Guǒ别名木莲果来源药材基源:为木兰科植物乳源木莲的果实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Manglietia yuyuanensis Law.采收和储藏:秋

  • 蜀葵花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蜀葵花药材名称蜀葵花拼音Shǔ Kuí Huā别名侧金盏(《尔雅翼》),棋盘花(《分类草药性》),蜀其花(《本草推陈》),水芙蓉(《湖南药物志》),栽秧花(《贵州草药》),镲

  • 毛梾枝叶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毛梾枝叶药材名称毛梾枝叶拼音Máo Lái Zhī Yè出处《江苏药材志》来源为山茱萸科植物毛梾的枝叶。原形态毛梾,又名:红零子、红梗山茱萸、癞树、八树。

  • 紫菀

    《中国药典》:紫菀药材名称紫菀拼音Zǐ Wǎn英文名RADIX ASTERIS别名紫苑、小辫儿、夹板菜、驴耳朵菜、软紫菀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紫菀Aster tataricus L. f.的干燥根及根茎。

  • 侧耳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侧耳药材名称侧耳别名北风菌、蚝菌、杂蘑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 (Jacq. ex Fr.) Quel.,以子实体入药。生境分部生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