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中医中药>中药材>美人蕉花

美人蕉花

《中药大辞典》:美人蕉花

药材名称美人蕉花

拼音Měi Rén Jiāo Huā

出处《广州植物志》

来源美人蕉科植物美人蕉

功能主治为止血药,治金疮及其他外伤出血。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3~5钱。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美人蕉花

药材名称美人蕉花

拼音Měi Rén Jiāo Huā

英文名Flower of India Canna

出处出自《广州植物志》

来源药材基源:为美人蕉科植物美人蕉的花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anna indica L.

采收和储藏:花开时采收,阴干。

原形态美人蕉,多年生草本,高可达l.5m,全株绿色无毛,被蜡质白粉。具块状根茎。地上枝丛生。单叶互生;具鞘状的叶柄;叶片卵状长圆形,长10-30cm,先端尖,全缘或微波状,基部阔楔形至圆形。总状花序,花单生或对生;每花具1苞片,苞片卵形,长约1.2cm;萼片3,绿白色,先端带红色,长约1cm;花冠大多红色,管长约1cm,花冠裂片披针形,长约3cm;外轮退化雄蕊2-3枚,鲜红色,倒披针形,长约4cm;唇瓣披针形,长约3cm,弯曲;发育雄蕊花药和花丝相连接处稍呈弯曲;子房下位,3室,花柱1。蒴里,长卵形,绿色,具柔软刺状物,长1.2-1.8cm。花、果期3-12月。

生境分部全国各地普遍栽植,亦有野生于湿润草地。原产于印度。

性味味甘;淡;性凉

归经心;脾经

功能主治活血止血。主吐血;衄血;外伤出血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6-15g。

各家论述1.《四川中药志》:补肾虚。治血崩,白带,月经不调,痈毒初起红肿热痛。

2.《重庆草药》:小芭蕉头花叶,过路黄各等分,生捣绒,炒热,包肚子,治小儿肚胀发热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秋石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秋石药材名称秋石拼音Qiū Shí别名盆秋石来源食盐的加工品。原形态本品呈馒头状或瓷碗状。生境分部安徽。性味咸,寒。功能主治固气涩精,明目清心。主治气弱骨蒸,小便不利。用

  • 海蛇

    药材名称海蛇拼音Hǎi Shé别名大灰蛇、扁尾海蛇、半环扁尾蛇、龟头海蛇、黑尾海蛇、黑背海蛇、黑点海蛇、黄腹海蛇、黑头海蛇、斑海蛇、棘海蛇、黄海蛇、小头海蛇来源有鳞目海蛇科蓝灰扁尾海蛇Lat

  • 牛鼻栓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牛鼻栓药材名称牛鼻栓拼音Niú Bí Shuān别名千斤力来源金缕梅科牛鼻栓Fortunearia sinensis Rehd. et Wils.,以枝、叶入药

  • 山稗子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山稗子药材名称山稗子拼音Shān Bài Zǐ别名红果莎、乌禾、旱稗(《滇南本草》整理本),红稗、野红米草、水高梁、野鸡稗、红米、野高梁(《云南中草药》),土稗子、山高梁(《

  • 芦叶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芦叶药材名称芦叶拼音Lú Yè别名芦箬(《本经逢原》)。出处《唐本草》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芦苇的叶。春、夏、秋均可采取。化学成分含纤维素21.45~21.35%,戊聚糖

  • 抓地龙

    药材名称抓地龙拼音Zhuā Dì Lónɡ别名山文竹、糙叶天冬、毛叶天冬、霸天王、寄马桩来源药材基源:为百合科植物攀援天门冬的块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sparagusbrachyphylusTur

  • 龙老根

    药材名称龙老根拼音Lónɡ Lǎo Gēn来源药材基源:为唇形科植物子宫草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kapanthus oreophilus(Diels)C.Y.Wu et H.W.Li[Plect

  • 枸橘核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枸橘核药材名称枸橘核拼音Gōu Jú Hé出处《纲目》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枸橘的种子。化学成分含柠檬烯0.09% 、欧芹属素乙0.02%和少量佛手柑内酯,以及蔗糖、β-

  • 广防己

    《中国药典》:广防己药材名称广防己拼音Guǎnɡ Fánɡ Jǐ英文名RADIX ARISTOLOCHIAE FANGCHI来源本品为马兜铃科植物广防己Aristolochia fangchi Y.C

  • 白郎花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白郎花药材名称白郎花拼音Bái Lánɡ Huā出处《四川中药志》来源为橡树科植物峨眉椴的根皮。原形态落叶乔木,高约10米。芽卵形,芽鳞锐形或较钝。单叶互生;长方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