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中医中药>中药材>耳水苋

耳水苋
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耳水苋

药材名称耳水苋

别名水旱莲

来源千屈菜耳水苋Ammannia auriculata Willd.,以全草入药。

生境分部长江流域各地。

功能主治治急、慢性膀胱炎,白带过多。

用法用量4~8钱。

摘录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《中华本草》:耳水苋

药材名称耳水苋

拼音ěr Shuǐ Xiàn

别名金桃仔、大仙桃草

来源药材基源:为千屈菜科植物耳基水苋的全草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mmannia arenaria H.B.K[A. auriculata Willd. A. auriculata Willd.var. arenaria Koehne]
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,切碎,鲜用或晒干。

原形态草本,直立,无毛,高15-60cm。茎少分枝,上部通常4棱或略具狭翅。叶对生,无柄;叶片膜质,狭针形或长国1.5-7.5cm,宽3-15mm,先端渐尖或稍急尖,基部扩大,多少呈心状耳形,半抱茎;中脉在叶上面平坦,在下面稍凸起,侧脉不明显。聚伞花序腋生,通常有花3朵,多可到15朵;总花梗长约5mm,花梗极短,长约1-2mm;苞片2枚,线形,长1。5mm小苞片鳞片状;萼筒钟形,长1.5-2mm,最初基部狭,结实时的半球形,略有明显棱4-8,裂齿4,阔三角形;花瓣4,紫色或白色,近圆形,早落,有时无花瓣;雄蕊4-8,约一半凸出萼裂片之上;子房球形,长约1mm,花柱与子房等长或更长。蒴果扁球形,成熟时约1/3凸出于萼之外,紫红色,直径2-3.5mm,成不规则周裂。种子小,半椭圆形,扁压。花期8-12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喜生于水稻田中及潮湿的地方,不常见种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洒北、陕西、甘肃、安徽、江苏、浙江、河南、湖北、云南等地。

性味味甘;淡;性平

归经归脾;膀胱经

功能主治健脾利湿;行气散瘀。主脾虚厌食;胸膈满闷;急慢性膀胱炎;妇女带下;跌打瘀肿作痛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12-24g,鲜品可用至30g;或泡酒。

注意孕妇禁服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野丹参

    药材名称野丹参拼音Yě Dān Shēn出处《广西药植名录》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单叶血盆草的根。原形态植物形态详"单叶血盆草"条。功能主治宽胸补气,去风湿,治疥疮。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

  • 软骨过山龙

    药材名称软骨过山龙别名三叶木通、沙叶铁线莲来源毛茛科软骨过山龙Clematis meyeniana Walp. var. granulata Finet et Gagnep.,以全株入药。生境分部广东

  • 鸡嗉子

    药材名称鸡嗉子拼音Jī Sù Zǐ别名野荔枝(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),山覆盆(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)。出处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来源为山茱萸科植物头状四照花的叶及果实。秋季采收。原形态常绿小乔

  • 防风

    《中国药典》:防风药材名称防风拼音Fánɡ Fēnɡ英文名RADIX SAPOSHNIKOVIAE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 (Turcz.)

  • 茵陈

    《中国药典》:茵陈药材名称茵陈拼音Yīn Chén英文名HERBA ARTEMISIAE SCOPARIAE别名绵茵陈、茵陈蒿、白蒿、绒蒿、猴子毛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滨蒿Artemisia s

  • 马扫帚

    药材名称马扫帚拼音Mǎ Sào Zhou别名白花羊牯枣来源豆科胡枝子属植物美丽胡枝子Lespedeza formosa (Vogel)Koehne,以根和全株入药。春至秋采根,趁鲜抽出根部木

  • 木本远志

    药材名称木本远志拼音Mù Běn Yuǎn Zhì别名山桂花、华石兰、木本瓜子金、西南远志、山楂花、乌棒子、大毛籽黄山桂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远志科植物长毛远志的根或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olygal

  • 孝扇草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孝扇草根药材名称孝扇草根拼音Xiào Shàn Cǎo Gēn出处《中国药植图鉴》来源为旋花科植物肾叶天剑的根。原形态肾叶天剑,又名:滨旋花、孝扇草、沙马藤:多年生

  • 小距紫堇

    药材名称小距紫堇拼音Xiǎo Jù Zǐ Jǐn英文名all-grass of Appendiculate corydalis别名小草乌、雪上一枝蒿。出处始载于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-补编》。来源药材基源

  • 煅石膏

    药材名称煅石膏拼音Duàn Shí Gāo英文名GYPSUM FIBROSUM PREPARATUM来源本品为石膏的炮制品。性状本品为白色的粉末或酥松块状物,表面透出微红色的光泽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