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中医中药>中药材>豆腐泔水

豆腐泔水

《中药大辞典》:豆腐泔水

药材名称豆腐泔水

拼音Dòu Fu Gān Shuǐ

别名豆腐泔(《慈航活人书》)

出处随息居饮食谱

来源为压榨豆腐时沥下之淡乳白色水液。

性味《纲目拾遗》:"性清凉。"

功能主治①《纲目拾遗》:"通便,下痰,通癃闭。"

②《随息居饮食谱》:"一味熬膏,治疮甚效。"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豆腐泔水

药材名称豆腐泔水

拼音Dòu Fu Gān Shuǐ

英文名Water in which press bean curd.

别名豆腐泔。

出处出自《随息居饮食谱》。

来源药材基源:为压榨豆腐时沥下之淡乳白色水液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Glycine max(L.) Merr.[Phaseolus max L.]

原形态大豆 一年生直立草本,高60-180cm。茎粗壮,密生褐色长硬毛。叶柄长,密生黄色长硬毛;托叶小,披针形;三出复叶,顶生小叶菱状卵形,长7-13cm,宽3-6cm,先端渐尖,基部宽楔形或圆形,两面均有白色长柔毛,侧生小叶较小,斜卵形;叶轴及小叶柄密生黄色长硬毛。总状花序腋生;苞片及小苞片披针形,有毛;花萼钏状,萼齿5,披针形,下面1齿最长,均密被白色长柔毛;花冠小,白色或淡紫色,稍较萼长;旗瓣先端微凹,翼瓣具1耳,龙骨瓣镰形;雄蕊10,二体;子房线形,被毛。荚果带状长圆形,略弯,下垂,黄绿色,密生黄色长硬毛。种子2-5颗,黄绿色或黑色,卵形至近球形,长约1cm。花期6-7月,果期8-10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全国广泛栽培。

性味淡;微苦;凉

归经心;大肠经

功能主治通利二便;敛疮解毒。主大便秘结;小便淋涩;臁疮;鹅掌风;恶疮

用法用量内服:冷服或温服,30-150ml。外用:适量,煎熬浓稠后涂搽。

各家论述1.《本草纲目拾遗》:通便,下痰,通癃闭。

2.《随息居饮食谱》:一味熬膏,治疮甚效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山枇杷叶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山枇杷叶药材名称山枇杷叶拼音Shān Pí Pá Yè出处《四川中药志》来源冬青科植物山枇杷的叶片。性味性平,味涩,无毒。功能主治健胃,平喘。治风热鼻塞、

  • 芋梗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芋梗药材名称芋梗拼音Yù Gěnɡ别名芋荷杆(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),芋茎(《湖南药物志》)。出处《本草衍义》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芋的叶柄。7~8月间采取。原形态植物形态详&q

  • 梨皮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梨皮药材名称梨皮拼音Lí Pí出处《滇南本草》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白梨、沙梨或秋子梨等的果皮。性味《四川中药志》:"性凉,味甘涩,无毒。"功能主治清

  • 水杨梅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水杨梅根药材名称水杨梅根拼音Shuǐ Yánɡ Méi Gēn别名头晕药根(《贵阳民间药草》)。出处《贵州草药》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日本水杨梅的根茎及根。夏、秋采挖多年

  • 大苞寄生

    药材名称大苞寄生拼音Dà Bāo Jì Shēnɡ别名榔榆寄生、柑寄生、野梨树寄生、油茶寄生、猪糠木寄生、柿树寄生、桐油寄生来源药材基源:为桑寄生科植物大苞寄生、黔桂大苞寄生的带叶茎枝。拉丁植物动物矿

  • 落马衣

    药材名称落马衣拼音Luò Mǎ Yī英文名Indian Epimeredi Herb别名马衣叶、假紫苏、土防风、四方茎、臭草、臭苏头、鸭儿蔑、防风草、秽草、大篾草、大羊古骚、排风草、臭苏、野苏麻、土藿

  • 番荔枝

    药材名称番荔枝拼音Fān Lì Zhī别名佛头果、释迦果、唛螺陀、洋菠萝、蚂蚁果、林擒来源药材基源:为番荔枝科植物番荔枝的果实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nnona squamosa L.采收和储藏:夏、

  • 芨芨草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芨芨草药材名称芨芨草拼音Jī Jī Cǎo别名枳机草、席箕草来源禾本科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 (Trin.)Nevski,以茎基部及花、根状茎入药。生境分

  • 豆黄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豆黄药材名称豆黄拼音Dòu Huánɡ别名大豆黄(《干金方》)出处《食疗本草》来源为豆科植物大豆的种皮黑色的种子(黑大豆)蒸罨加工而成。制法《纲目》:"用

  • 红麸杨

    药材名称红麸杨拼音Hónɡ Fū Yánɡ出处《湖南药物志》来源为漆树科植物红麸杨的根。秋季采挖。原形态落叶乔木,高7~12米。小枝被有短柔毛。单数羽状复叶,小叶7~11片,最多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