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中医中药>中药材>透茎冷水花

透茎冷水花
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透茎冷水花

药材名称透茎冷水花

别名美豆、直苎麻

来源荨麻透茎冷水花Pilea mongolica Wedd.,以根、茎入药。

生境分部东北、内蒙古至华南。

性味甘,寒。

功能主治利尿解热,安胎。主治糖尿病,孕妇胎动,先兆流产。

叶:为止血剂,治创伤出血,瘀血。

根、叶:并治急性肾炎,尿道炎,出血,子宫脱垂,子宫内膜炎,赤白带下。

用法用量1.5~3钱。

摘录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《中华本草》:透茎冷水花

药材名称透茎冷水花

拼音Tòu Jīnɡ Lénɡ Shuǐ Huā

别名美豆、直苎麻肥肉草冰糖

来源药材基源:为荨麻科植物透茎冷水花的全草或根茎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ilea pumila(L.)A.Cray[Ur-tica pumila L.;P.mongolica Wedd.]
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
原形态一年生草本,高40-100cm。茎直立,常分枝,淡绿色,无毛,肉质,有时呈透明状。叶对生;叶柄长1-4cm,相对叶柄不等长;托叶小,早落;叶片菱状卵形或宽卵形,长2-10cm,宽1-7cm,先端渐尖,基部宽楔形,两面均有线状钟乳体,边缘于基部以上有粗锯齿;基出脉3条。花雌雄同株、同序,有时异株;聚伞花序蝎尾状,有时呈簇生状,雄花被片2,舟形,背面近先端有短角,雄蕊2,与花被对生;雌花被片3,狭披针形,雌蕊1。瘦果扁卵形,褐色,光滑。花期8-10月,果期9-11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林下或沟谷旁阴湿处。

资源分布:除黑龙江、青海、新疆、台湾、海南、西藏外,各地均有分布。

性味甘;性寒

功能主治清热;利尿;解毒。主尿路感染;急性肾炎;子宫内膜炎;子宫脱垂;赤白带下;跌打损伤;痈肿初起;虫蛇咬伤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15-30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地白草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地白草药材名称地白草拼音Dì Bái Cǎo别名七星莲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天芥菜草、白菜仔、鸡疴粘草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,黄瓜草(《广西中兽医药植》),白地黄瓜、

  • 菊苣根

    药材名称菊苣根拼音Jú Jù Gēn来源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菊苣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ichorium intybus L.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切片晒干。原形态菊苣多年生草本,高20-15

  • 珍珠莲根

    药材名称珍珠莲根拼音Zhēn Zhū Lián Gēn出处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来源为桑科植物珍珠莲的根。原形态植物形态详"石彭子"条。功能主治治乳痈,慢性关节痛风。复方①

  • 银毛委陵菜

    药材名称银毛委陵菜别名管仲[云南]、白地榆、地槟榔、翻白叶、翻白草、西南委陵菜来源蔷薇科委陵菜属植物银毛委陵菜Potentilla fulgens Wall.,以根入药。秋季挖根,洗净切片晒干。性味苦

  • 葛粉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葛粉药材名称葛粉拼音Gě Fěn出处《开宝本草》来源为豆科植物葛的块根经水磨而澄取的淀粉。化学成分葛粉的一般分析为淀粉76.144%,蛋白质0.082%,纤维素0.36%,灰分0.22

  • 鹳肉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鹳肉药材名称鹳肉拼音Guàn Ròu出处《河北中医药集锦》来源为鹳科动物白鹳的肉。功能主治《河北中医药集锦》:"治干血痨,经血不来,身痛发烧,喘咳。捞鱼鹳

  • 遍山红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遍山红药材名称遍山红拼音Biàn Shān Hónɡ别名暴牙郎、秤杆菜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,满山红、三叶藤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。出处《贵州民间药物》来源为野牡丹科植

  • 绒背蓟

    药材名称绒背蓟拼音Rónɡ Bèi Jì别名猫腿姑来源菊科蓟属植物绒背蓟Cirsium vlassovianum Fisch以块根入药。春秋采挖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性味微

  • 海浮石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海浮石药材名称海浮石拼音Hǎi Fú Shí别名浮石、浮海石、浮水石、海石花来源药材分海浮石和海石花两类。海浮石为火山喷发出的岩浆所形成的石块;海石花为胞科动物

  • 罗裙带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罗裙带根药材名称罗裙带根拼音Luó Qún Dài Gēn出处《广西药植图志》来源为石蒜科植物文殊兰的鳞茎及根。化学成分鳞茎含石蒜碱和多花水仙碱。药理作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