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中医中药>中药材>黄花山柰

黄花山柰

药材名称黄花山柰

拼音Huánɡ Huā Shān Nài

别名石竹花、岩白姜、土山奈、水马鞭、若竹叶

来源药材基源:为姜科植物黄花大苞姜的全草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aulokaempferia coenobialis(Hance) K.Larsen[ Monolophus coenobialis Hance; Kaempferiacocnobialis(Hance) C.H.Wright]

采收和储藏:春、夏季采收,鲜用。

原形态黄花大苞姜,丛生草本,高15-30cm。叶5-9片;无柄或具极短的柄;叶舌圆形,膜质,长不及2mm;叶片被针形,长5-14cm,宽1-2cm,先端长尾状渐尖,基部急尖,质薄,无毛,最下部的一片叶明显比上部的小。花序顶生;苞片2-3枚,被针形,长3-5cm,先端尾状渐尖,内有花l-2朵;花萼管状,长l-1.5cm;花冠黄色,管长约3cm,花冠裂片被针形,长约Icm;侧生退化雄蕊椭圆形,长约1.2cm;唇瓣黄色,宽卵形,长1.5-2cm;花丝短,花药长约3mm;药隔附属体长圆形,长约4mm。果卵状长圆形,长约1cm,先端有宿萼。花期4-7月,果期8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山地林下阴湿处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和广西等地。

功能主治解毒;祛风湿。主蛇咬伤;;风湿痹痛

用法用量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蜀葵

    药材名称蜀葵拼音Shǔ Kuí别名棋盘花、麻杆花、一丈红、蜀季花、斗篷花、饽饽花、光光花、熟季花、端午花来源锦葵科蜀葵属植物蜀葵Althaea rosea (L.)Cavan.,以根、叶、花

  • 白叶不翻

    药材名称白叶不翻拼音Bái Yè Bù Fān别名白地紫菀、大火草、牛耳朵火草、小一支箭、白头翁来源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钩苞大丁草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Gerbera delauayi Franc

  • 化血胆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化血胆药材名称化血胆拼音Huà Xuè Dǎn出处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来源为玄参科植物黑蒴的全草。秋、冬采收。原形态矮小草本。全株被粗毛。单叶对生,卵圆披针形或披针

  • 苦果

    药材名称苦果别名洋苦果、吕宋豆、吕宋果来源马钱科苦果Strychnos ignatii Bergins,以种子入药。生境分部菲律宾、越南、泰国。化学成分含番木大鳖碱等生物碱。性味苦,温。有大毒。功能主

  • 牛肋筋

    药材名称牛肋筋拼音Niú Lèi Jīn别名糯米药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,拔腋草,黄花母、地膏草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。出处《贵州民间药物》来源为锦葵科植物小叶黄花稔的全草。秋后采收。

  • 野苦荬菜

    药材名称野苦荬菜别名苦荬菜[江苏.福建]、秋苦荬菜、墓头回[江苏]、牛舌菜、稀须菜、盘儿草、山林水火草来源菊科野苦荬属植物野苦荬菜Ixeris denticulata (Houtt.) Stebb.

  • 红花小独蒜

    药材名称红花小独蒜拼音Hónɡ Huā Xiǎo Dú Suàn英文名tuber of Yunnan Bletilla别名小白及出处始载于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兰科植物红花小独蒜的假鳞茎。

  • 北细辛

    药材名称北细辛拼音Běi Xì Xīn英文名Asarum, Chinese Wild Ginger别名烟袋锅花、细参来源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Asarum heterotropoldes Fr

  • 功劳根

    药材名称功劳根拼音Gōnɡ Láo Gēn别名枸骨根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冬青科植物枸骨Ilex cornuta.ex Paxt.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Ilex cornuta Lindl.ex Pa

  • 芦莉草叶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芦莉草叶药材名称芦莉草叶拼音Lú Lì Cǎo Yè别名红楠草(《广州植物志》)出处《广西药植名录》来源为爵床科植物芦莉草的叶。原形态芦莉草,又名:小苞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