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中医中药>中药方剂>加味育阴止血汤

加味育阴止血汤

药方名称加味育阴止血汤

处方沙参9g,炒川栋子9g,生牡蛎9g,钩藤9g,地榆9g,槐花9g,细生地12g,生白芍12g,海浮石15g,青龙齿15g,白及15g,女贞子24g,仙鹤草60g,川贝6g。

功能主治育阴柔肝,清心肃肺。主阴虚阳亢,心火偏旺所致的咯血。

用法用量水煎服,每日1剂。

临床应用咯血李某,男,30岁。平素体弱,患有咳嗽,内痔,大便燥结,因事过劳,而致突然咯血下血,咯血量较多,色鲜红,伴头晕心烦心悸,脉细数,舌红苔少。证系阴虚阳元,心火偏盛。治宜育阴潜阳,清心肃肺。投以加味育阴止血汤,服药1周,咯血停止,余症亦有好转。

摘录《千家妙方》卷上引王渭川方

猜你喜欢

  • 贝母元参汤

    药方名称贝母元参汤处方贝母3钱,元参3钱,甘草2钱,黄芩2钱。功能主治口疮热肿。用法用量煎半杯,热漱徐咽。热甚,加黄连、石膏。摘录《四圣心源》卷八

  • 麻桂各半汤

    《会约》卷四:麻桂各半汤药方名称麻桂各半汤处方麻黄7-8分,桂枝1钱,白芍1钱,甘草1钱,杏仁21粒(去皮尖)。功能主治寒邪在表,发热恶寒,气喘,以及一切感冒。用法用量生姜为引,水煎服。摘录《会约》卷

  • 地肤汤

    《外台》卷二十七引《小品方》:地肤汤药方名称地肤汤别名地肤子汤、地肤子散处方地肤草3两,知母2两,猪苓(去皮)2两,瞿麦2两,黄芩2两,升麻2两,通草2两,海藻1两,葵子1升,枳实2两(炙)。制法上切

  • 丁香神曲散

    药方名称丁香神曲散处方丁香半两,神曲1两半,肉豆蔻仁1两,干姜1两,良姜1两1分。制法上为细末。功能主治脾胃气虚寒,脏腑泻食不化,大便兼脓,遇冷而剧,食已多呕;大肠宿食,久下白脓,脏腑刺痛,大便稀滑,

  • 柏香丸

    药方名称柏香丸处方侧柏叶(同大黄拌,蒸数次)香附(制)制法上药研末,水泛丸。功能主治治胬肉攀睛,或眼生血疣。用法用量每服6克。摘录《银海指南》卷三

  • 胡麻汤

    药方名称胡麻汤处方胡麻3两,熟干地黄2两,人参1两(去芦头),甘草1分(炙微赤,锉),麦门冬2两(去心,焙),藁本3分。制法上为散。功能主治虚劳绝伤赢极,气少不足,四肢消瘦。用法用量每服4钱,以水1中

  • 瓜蒌枳壳汤

    《万病回春》卷二:瓜蒌枳壳汤药方名称瓜蒌枳壳汤处方瓜蒌(去壳)枳实(麸炒)桔梗抚芎苍术(米泔浸)香附杏仁(去皮、尖)片芩(去朽)贝母(去心)各3克砂仁1.5克陈皮3克木香(另研)1.5克制法上锉一剂。

  • 解毒润肠汤

    药方名称解毒润肠汤处方槟榔、车前子、茵陈、芍药、木香、黄芩、黄连、青橘皮、防风。功能主治大孔痛。有湿热之毒流于大肠。用法用量谷芽、灯心煎服。摘录《证治宝鉴》卷八

  • 桑白皮散

    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六十九:桑白皮散药方名称桑白皮散处方桑白皮30克(锉)赤茯苓60克 汉防己15克木香15克紫苏子7.5克郁李仁30克(汤浸,去皮,微炒)木通22克(锉)大腹皮15克(锉)槟榔22克 青

  • 牛黄解毒丸

    药方名称牛黄解毒丸处方牛黄5g雄黄50g石膏200g大黄200g黄芩150g桔梗100g冰片25g甘草50g性状为棕黄色的大蜜丸;有冰片香气,味微甜而后苦、辛。炮制以上八味,除牛黄、冰片外,雄黄水飞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