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中医中药>中药方剂>参茸白凤丸

参茸白凤丸

药方名称参茸白凤丸

处方人参8.2g鹿茸(酒制)9.4g党参(炙)40g当归(酒蒸)39g 熟地黄77.5g黄芪(酒制)39g白芍(酒制)39g川芎(酒制)30g延胡索(制)23g胡芦巴(盐制)30g续断(酒制)30g白术(制)30g香附(制)31g砂仁23g 益母草(酒制)39g黄芩(酒制)30g桑寄生(蒸)21g 炙甘草30g

性状为棕褐色至黑色的水蜜丸或大蜜丸;气香,味微苦、甘。

炮制上十八味,鹿茸粉碎成细粉,其余黄芪等十七味粉碎成细粉,与鹿茸细粉混匀。每100g粉末用炼蜜(或果葡糖浆)35~45g加适量的水泛丸,干燥,制成水蜜丸;或加炼蜜(或果葡糖浆)85~105g制成大蜜丸,即得。

功能主治益气补血,调经安胎。用于气血不足,月经不调,经期腹痛,经漏早产。

用法用量口服,水蜜丸一次6g,大蜜丸一次1丸,一日1次。

注意感冒发热者忌服;孕妇遵医嘱服用。

规格大蜜丸每丸重9.4g

贮藏密封。

摘录《中国药典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黄乌丸

    药方名称黄乌丸处方硫黄6钱(生用),乌药4钱。制法上为细末,宿蒸饼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头风不时发作。用法用量每服3-5丸,食后茶清送下,稍着1服;住多日,则3-5服便退。摘录《普济方》卷四十六

  • 破饮丸

    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卷四:破饮丸药方名称破饮丸处方旋复花240克白术530克肉桂(去粗皮)干姜(炮)各180克枳实(麸炒)60克 赤茯苓(去皮)210克制法上药为末,面糊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治寒饮

  • 地肤子煎剂

    药方名称地肤子煎剂处方地肤子15g,蛇床子15g。功能主治毛囊炎。用法用量水煎洗。摘录《中医皮肤病学简编》

  • 辰砂乳香丸

    药方名称辰砂乳香丸别名镇惊安神丸处方半夏(泡)、乳香、朱砂(各研)各等分。制法上药各为细末,面糊为丸。功能主治小儿惊痫胎风,壮热瘛疭,弄舌摇头,眠睡不稳,目睛上视,口眼牵引,痰实咳嗽,咬齿谵语。用法用

  • 川乌散

    《普济方》卷四十五:川乌散药方名称川乌散处方川乌半两,草乌头半两,藿香叶半两,川芎半两,甘草半两,白芷半两,川蝎半两,雄黄6分。制法上为细末。功能主治偏正头痛,伤寒冷,打扑折碎破伤风,头面虚肿,呕逆恶

  • 辟邪丸

    《育婴秘诀》卷二:辟邪丸药方名称辟邪丸处方人参1钱,白茯苓1钱,炙甘草1钱,使君子肉1钱,夜明粉1钱,干蟾灰1钱,沉香5分,雄黄(水飞)1钱,朱砂(飞)1钱,黄连1钱5分,麝香少许。制法上为末,猪胆汁

  • 加减六物丸

    药方名称加减六物丸处方栝楼根8分,麦门冬6分(去心),知母5分,人参4分,苦参4分,土瓜根4分。制法上为末,以牛胆汁为丸,如小豆大。功能主治消渴热中。用法用量每服20丸,麦粥汁送下,日3次;未知,稍加

  • 藿叶羹

    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九十六:藿叶羹药方名称藿叶羹处方藿叶500克(切)葱白1握(切)功能主治治气壅烦热或渴。用法用量上药以豉汁煮,调和作羹食之。摘录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九十六《圣惠》卷九十六:藿叶羹药方名称藿

  • 酒病丸

    药方名称酒病丸处方葛根不拘多少。制法上为细末。功能主治积聚。酒疸身黄,饮食减少。用法用量用猪腰子1个,劈破,用药3钱,烧熟服。摘录《医方类聚》卷一一三引《烟霞圣效》

  • 苦楝敷方

    药方名称苦楝敷方别名苦楝散、苦楝膏处方苦楝皮若枝。制法烧作灰。功能主治浸淫疮,并小儿秃疮,诸恶疮。用法用量苦楝散(《直指》卷二十四)、苦楝膏(《普济方》卷四十八)。各家论述《千金方衍义》:苦楝皮烧灰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