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中医中药>中药方剂>复方扶芳藤合剂

复方扶芳藤合剂

药方名称复方扶芳藤合剂

处方扶芳藤黄芪红参

性状为红棕色的澄清液体;气芳香,味甜、微苦。

炮制上三味,红参用65%乙醇加热回流提取三次,每次2小时,合并提取液,滤过,滤液备用;药渣加水煎煮三次,每次1.5小时,合并煎液,滤过,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.06(60℃),放冷,冷藏48小时以上,滤过,滤液备用;扶芳藤黄芪加水煎煮二次,每次2小时,合并煎液,滤过,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.14(60℃),放冷,加2倍量乙醇,搅匀,静置48小时以上,滤过,滤液与红参的乙醇提取液合并,回收乙醇,加水至适量,混匀,加适量的50%鸡蛋清溶液,搅匀,煮沸,滤过,滤液与红参的水煎液合并,加适量蔗糖,煮沸使溶解,加适量苯甲酸钠和香草醛,加适量水,煮沸,滤过,加水至规定量,搅匀,灌装,即得。

功能主治益气补血,健脾养心。用于气血不足,心脾两虚,症见气短胸闷,少气懒言,神疲乏力,自汗,心悸健忘,失眠多梦,面色不华,纳谷不馨,脘腹胀满,大便溏软,舌淡胖或有齿痕,脉细弱;神经衰弱、白细胞减少症见上述证候者。

用法用量口服,一次15ml,一日2次。

注意周岁以内婴儿禁服;外感发热患者忌服。

规格每支装15ml(相当于原药材15g)

贮藏密封。

摘录《中国药典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小分清饮

    药方名称小分清饮处方茯苓6~9克泽泻6~9克 薏仁6克猪苓6~9克枳壳3克厚朴3克功能主治治小便不利,湿滞肿胀,不能受补者。用法用量上药用水230毫升,煮取180毫升,空腹时服。摘录《景岳全书》卷五十

  • 红玉膏

    《疡医大全》卷七引《济生》:红玉膏药方名称红玉膏处方乳香(另研)2两,没药(另研)2两,蓖麻仁400粒,木鳖子(去壳)2两4钱,当归4两,血余5钱,儿茶1钱,血竭1钱,白蜡1钱,黄蜡1钱,嫩杨柳枝1两

  • 催生桂散

    药方名称催生桂散处方官桂(去皮,晒干,不得见火)。制法上为细末。功能主治3-5日不能产者。用法用量每服2钱,沸汤或童子小便调下。摘录《卫生家宝产科备要》卷七

  • 参黄丹

    药方名称参黄丹处方人参1两,胡黄连1两,天竺黄半两(研),干蝎21个(微炒),天浆子2-7个(干者,微炒)(以上6味为细末,次入下药),青黛1分,朱砂1分,龙脑1钱(并细研)。制法上件一处拌匀,炼蜜为

  • 金耆散

    药方名称金耆散处方金银花、黄耆、甘草、地黄、芍药、当归各等分。制法上为末。功能主治妇人小腹急痛,胀满。用法用量每服5钱,重水煎服。摘录《普济方》卷三三五

  • 蠲痹散

    药方名称蠲痹散处方羌活5分,独活5分,皂刺5分,白芷5分,当归1钱5分,白术1钱5分,赤芍1钱,土茯苓5钱。功能主治养血祛风。主癞风,肢节拳挛。用法用量水煎服。摘录《医学入门》卷八

  • 解毒润肠汤

    药方名称解毒润肠汤处方槟榔、车前子、茵陈、芍药、木香、黄芩、黄连、青橘皮、防风。功能主治大孔痛。有湿热之毒流于大肠。用法用量谷芽、灯心煎服。摘录《证治宝鉴》卷八

  • 漏芦丸

    《准绳·疡医》卷五:漏芦丸药方名称漏芦丸处方漏芦1两,枳壳(麸炒,去瓤)3两,苦参3两,防风、川大黄、乌蛇。制法上为细末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风瘾疹。用法用量方中后三药用量原缺。摘录《准绳·

  • 补肺益脾饮

    药方名称补肺益脾饮处方党参、玉竹、山药、白术、百合、黄耆、淮牛膝、当归。功能主治虚火鼻衄。用法用量大枣为引。摘录《医门补要》卷中

  • 思仙续断圆

    药方名称思仙续断圆处方木瓜(去瓤)三两,续断六两,牛膝(洗.去芦.酒浸一宿.焙)、薏苡仁(炒),各四两;川乌(炮.去皮.脐)、防风(去芦.叉)、杜仲(去皮.姜炒丝断),各二两。炮制上为末,醋糊圆。功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