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中医中药>中药方剂>大黄龙丸

大黄龙丸

药方名称大黄龙丸

别名黄龙丸、清暑丸

处方硫黄1两,消石1两,雄黄(通明者)半两,滑石半两,白矾半两,寒食面4两。

制法上为末,滴水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功能主治去暑毒,分利阴阳。主中暑眩晕,昏不知人;或身热恶寒,头痛,状如伤寒;或往来寒热,烦躁渴甚,呕吐泄泻。

用法用量黄龙丸(《丹溪心法》卷一)、清暑丸(《普济方》卷一一七)。中暑忌得冷,此药却以冷水下之,乃热因寒用,疑者释之。

摘录《三因》卷二

猜你喜欢

  • 百宝散

    药方名称百宝散处方皂荚(不蚛者4挺烧灰,去皂子不用,研为末,八麝香半钱同研)、皂荚刺针(生杵为末)。功能主治牡痔。用法用量取皂荚末1钱匕,入皂荚刺针末半钱匕,以水1盏,同煎至7分,放温服。发痛时嚼百宝

  • 补肌散

    《医宗金鉴》卷七十二:补肌散药方名称补肌散处方地黄苗 地松青蒿苍耳苗赤芍药(水煎取汁)各150克 生艾汁300毫升制法以前药汁拌石灰阴干,入黄丹90克,更杵为细末。功能主治主外伤出血。用法用量凡有伤折

  • 川乌煎

    药方名称川乌煎处方川乌不拘多少。功能主治风痹,骨节痛。用法用量上药磨汁煎服。1盏即安。摘录《普济方》卷一八五引《鸡峰》

  • 坎宫回生丹

    药方名称坎宫回生丹处方真血竭1钱,细辛1分,真雄精2钱,牙皂2分,大梅片4分,硼砂1钱,真麝香6分,郁金1钱,生附片1钱(蜜炙极焦枯)。制法除梅片、麝外,共为极细末,过绢筛,合片、麝再乳精细,瓷瓶收贮

  • 巴鲫膏

    药方名称巴鲫膏处方巴豆仁5钱,白及(切)5钱,番木鳖(切)5钱,川乌(切)5钱,草乌(切)5钱,商陆(切片)10两,漏芦2两,闹羊花2两,全归(切)2两,穿山甲(切)2两,元参(切)2两,虾蟆皮干(须

  • 理中吴茱萸汤

    药方名称理中吴茱萸汤处方人参、白术、干姜、甘草、吴茱萸、生姜、大枣。功能主治太阴自利不渴,痰多而吐,或手足厥冷,胸满烦躁。用法用量水煎,温服。摘录《医林绳墨大全》卷一

  • 点眼仙方

    药方名称点眼仙方处方蕤仁3钱(去皮,将竹纸研去油方入药,用笔筒卷纸,将药铺纸上,重层卷研),珍珠2分5厘(生用,绵纸包,打碎研),琥珀2分(生用,纸包,打碎研烂),熊胆1分5厘(生,研碎),牛黄1分(

  • 乌蛇散

    药方名称乌蛇散处方乌蛇肉150克(酒浸,炙令黄)天麻30克 桂心30克羌活15克防风30克(去芦头)麻黄30克(去根、节)白僵蚕30克(微炒)苦参30克 (锉)踯躅花15克(酒拌令匀,炒干)人参15克

  • 化湿清火汤

    药方名称化湿清火汤处方薄荷、连翘、川贝、元参、云苓、银花、苡仁、焦栀、淡竹、荷叶、六一散。功能主治湿热风火,上熏喉窍,咽痛身热,微汗烦渴,脉来浮缓或细数,舌苔黄腻,小便短赤。用法用量水煎服。摘录《喉科

  • 黄芽丸

    《景岳全书》卷五十一:黄芽丸药方名称黄芽丸处方人参60克 焦干姜9克制法上药研末,炼白蜜为丸,如芡实大。功能主治益气温中。治脾胃虚寒,或饮食不化,或时多胀满泄泻,吞酸呕吐。用法用量常嚼服之。摘录《景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