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中医中药>中药方剂>天竺黄丸

天竺黄丸

明·方贤着《奇效良方》:天竺黄丸

药方名称天竺黄丸

处方天竺黄(一两)朱砂(研.水飞过.一两) 子芩(一两)犀角屑(半两)石膏(二两.研.水飞过)甘草(炙.半两)甘菊花(三分)防风(三分)苦参(三分)

炮制上为末,入别研药令匀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功能主治治热毒风,心神烦躁,头目昏痛。

用法用量每服二十丸,不拘时煎竹叶汤下。

摘录明·方贤着《奇效良方

太平圣惠方》卷十七:天竺黄丸

药方名称天竺黄丸

处方天竺黄22.5克牛黄7.5克(细研)朱砂22.5克(细研,水飞过)麝香7.5克(细研)黄连30克(去须)铁粉30克远志22.5克(去心)甘菊花15克 马牙消15克(细研)龙齿22.5克茯神15克 龙脑7.5克(细研)金银箔各50片(细研)甘草7.5克(炙微赤,锉)

制法上药捣罗为末,研匀,炼蜜和捣三二百杵,丸如梧桐子大。

功能主治治热病,心气热盛,恍惚不定,发狂,妄有所见。

用法用量不计时候,以荆芥汤或薄荷汤嚼下10丸。

摘录太平圣惠方》卷十七

太平圣惠方》卷八十三:天竺黄丸

药方名称天竺黄丸

处方天竺黄(细研)黄连(去须)川大黄(锉碎,微炒)牡蛎黄芩栀子远志(去心)各4克

制法上药捣罗为末,炼蜜和丸,如绿豆大。

功能主治治小儿壮热惊悸,不得睡。

用法用量每服5丸,以新汲水下,量儿大小加减服之。

摘录太平圣惠方》卷八十三

猜你喜欢

  • 耳膏

    药方名称耳膏处方乳香蓖麻子通草各15克附子7.5克磁石30克巴豆24克杏仁桃仁各22.5克 松脂 蜡蜜各30克 菖蒲22.5克制法上药合煎为膏。功能主治主耳聋,耳内外肿胀出脓。用法用量每用枣核大,绵裹

  • 丁香饮子

    药方名称丁香饮子处方丁香30个,肉豆蔻1个,白茯苓1钱,甘草1钱,藿香1字。制法上为细末。功能主治和气。主用法用量每服2钱,水1盏,煎至7分,去滓,食后、临卧温服。摘录《鸡峰》卷二十

  • 疮疖消肿膏

    药方名称疮疖消肿膏处方白芷独活大黄地丁草各占3.6%天花粉占5.7%川乌南星苍术松节油各占1.4%功能主治清热解毒,散肿,止痛。主疮疖及乳痈初起,红肿热痛。用法用量用凡土林(占74.3%)制成软膏。涂

  • 济生莲蕊散

    药方名称济生莲蕊散处方莲蕊1两,锦纹大黄2两2钱,黑牵牛(取头末)2两2钱,当归1钱,五倍子1钱,矾红1钱,黄连3钱,乳香1钱,没药1钱。制法上为细末。功能主治痔漏。用法用量欲服药,先1日勿吃晚饭,次

  • 圣灵丹

    《儒门事亲》卷十五:圣灵丹药方名称圣灵丹处方乳香9克(另研)乌梅5个(去核,细切,焙干,为末)白莴苣子84克(炒黄,捣为末)白米10克(另研细末)制法上药再入乳钵内,研数百下,炼蜜为丸,如粟米大。功能

  • 巴豆蜘蛛线

    药方名称巴豆蜘蛛线处方花蜘蛛、大连、乳香、没药、巴豆。制法先将花蜘蛛浆衣线数次,然后用大连、乳香、没药熬溶,将已染之线入内煮半日,以黑为度;如未黑,则再染、再煮,然后再用巴豆油上之即成。功能主治痔瘘。

  • 冰霜散

    药方名称冰霜散处方寒水石(生)牡蛎(烧)朴消青黛各30克轻粉3克制法上为细末。功能主治主烧烫伤,创面破溃疼痛。用法用量新水或油调搽。摘录《活法机要》

  • 黑成散

    药方名称黑成散处方紫草4两,牛黄少许。制法上为末。功能主治小儿痘疹,遍身黑点如墨洒者。用法用量每服3-4分,糯米汤化下。摘录《痘疹会通》卷四

  • 狐惑汤

    药方名称狐惑汤处方黄连4两,熏草4两。功能主治狐惑病,其气如伤寒,嘿嘿欲眠,目不得闭,起卧不安,并恶食饮,不欲食,闻食臭其面目翕赤、翕白、翕黑,毒食于上者则声喝(一作嗄)也,毒食下部者则干咽也。用法用

  • 含化密陀僧丸

    药方名称含化密陀僧丸处方密陀僧2两(绵裹,用萝卜煮一炊时),银箔50片,黄丹1两(炒令紫色),绿豆粉半两,腻粉半分,胡粉半两(炒令黄色),金箔50片,葛粉半两。制法上为末,煮枣肉为丸,如半枣大。功能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