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中医中药>中药方剂>天竺黄散

天竺黄散

太平圣惠方》卷八十五:天竺黄散

药方名称天竺黄散

处方天竺黄7.5克(细研)牛黄3.7克(细研)胡黄连7.5克犀角屑7.5克天麻15克蝉蜕7.5克(微炒)

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,都研令匀。

功能主治治小儿胎风惊热,手脚急强。

用法用量不计时候,以新汲水调下0.3~0.6克。二岁以上加药服之。

摘录太平圣惠方》卷八十五

太平圣惠方》卷八十七:天竺黄散

药方名称天竺黄散

处方天竺黄15克牛黄7.5克(细研)雄黄7.5克(细研)朱砂7.5克(细研)芦荟7.5克(细研)蟾头7.5(炙令焦黄)龙脑7.5克(细研)麝香7,5克(细研)胡黄连7.5克犀角屑7.5克木香7.5克钩藤7.5克甘草7.5克(炙微赤,锉)

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,均研令匀。

功能主治治小儿干疳,心脏烦热,眼目赤涩,皮肤干燥,夜多盗汗,羸瘦不能乳食。

用法用量每服以温水调下1.5克,日三服。量儿大小,以意加减。

摘录太平圣惠方》卷八十七

幼幼新书》卷十九引《张氏家传》:天竺黄散

药方名称天竺黄散

处方天竺黄蝉蜕僵蚕山桅子甘草郁金各等分。

制法捣罗为末。

功能主治治小儿风热惊风。

用法用量每服3克,白汤调下。三岁儿每服1.5克。

摘录幼幼新书》卷十九引《张氏家传》

活幼心书》卷下:天竺黄散

药方名称天竺黄散

处方天竺黄郁金茯神(去皮)甘草各15克硼砂牙消白芷川芎僵蚕(去丝)枳壳各7.5克朱砂(水飞)6克麝香0.5克蝉蜕15个(洗,去泥土、嘴、足)

制法上除硼砂、牙消,朱砂麝香四味乳钵细杵,余九味焙干为末,同入乳钵内再杵匀。

功能主治治上焦风热,口鼻生疮,面目赤肿,咽膈不利,痰涎壅滞,气不通畅,惊搐烦闷,神思昏迷。

用法用量每服1.5~3克,不拘时用温薄荷汤或麦门冬汤调服。

摘录活幼心书》卷下

猜你喜欢

  • 理中安蛔散

    药方名称理中安蛔散别名理中安蛔汤(《类证治裁》卷三)。处方人参9克白术白茯苓干姜各4.5克 川椒14粒乌梅3枚功能主治治胃中虚冷,吐蛔。用法用量上作一服,用水400毫升,煎至280毫升服。吐蛔未止,加

  • 青解毒圆

    药方名称青解毒圆处方寒水石(研)、石膏(研),各十六两;青黛八两。炮制上件细研如粉,入青黛和匀,蒸饼七个,水调为圆,如鸡头大。功能主治治大人、小儿五脏积热,毒气上攻,胸膈烦闷,咽喉肿痛,赤眼痈肿,头面

  • 宫制蔷薇油

    药方名称宫制蔷薇油处方真麻油随多少。制法以瓷瓮盛之令半瓮,取降真香少许投油中,厚用油纸封系瓮口;顿甑中,随饭炊两饷,持出顿冷处,3日后去所投香;清晨旋摘半开柚花(俗呼为臭橙者),拣去茎蒂,纳瓮中,令燥

  • 白虎加桂枝汤

    《金匮要略》卷上:白虎加桂枝汤药方名称白虎加桂枝汤别名桂枝白虎汤(《张氏医通》卷十六)。处方知母180克甘草(炙)60克石膏500克粳米60克桂枝(去皮)90克制法上锉为粗末。功能主治清热通络止痛。温

  • 大鳖甲丸

    《圣济总录》卷一七六:大鳖甲丸药方名称大鳖甲丸处方鳖甲(醋炙,去裙襕)半两,犀角(镑)半两,丹砂(研)半两,桂(去粗皮)半两,大黄(锉,炒)1两,当归(切,焙)1两,萆薢(炒)1两,代赭(捣,研)1两

  • 掌中金丸

    药方名称掌中金丸处方川山甲(炮)甘草苦丁香川椒 苦葶苈白附子草乌头猪牙皂角各6克巴豆3克(全用,研)制法上药共为细末,生葱绞汁和丸,如弹子大。功能主治治妇人干血气。用法用量每用1丸,新绵包定,纳阴中。

  • 大麻子赤小豆汤

    药方名称大麻子赤小豆汤处方大麻子(熬)5升,赤小豆5升,生商陆2升(薄切之),升麻4两,附子(炮)3两,射干3两。功能主治疮痈毒气深重,毒肿无定处,或涩恶寒,或心腹刺痛、烦闷者。用法用量以水4斗,煮诸

  • 调中白术煎

    药方名称调中白术煎处方人参半两,白术半两,干姜半两,甘草半两,青皮半两,橘皮半两。制法上为细末,炼蜜和丸,如弹子大。功能主治升降阴阳,,宣通壅滞,调中顺气,款利三焦。主胸膈窒塞,噫不通,噎痞喘满,食饮

  • 茵陈汤

    明·方贤着《奇效良方》:茵陈汤药方名称茵陈汤处方茵陈(去梗.半两)大黄(二钱半) 大栀子(五个)功能主治治阳明里热极甚,烦渴热[],留饮不散,以治湿热相搏,而身发黄疸,但头汗出,身无汗,小便

  • 黑疮药

    药方名称黑疮药处方皂角子(煅极透)。制法上为末。功能主治黑疮。用法用量调搽。摘录《青囊秘传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