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中医中药>中药方剂>川芎石膏汤

川芎石膏汤

明·方贤着《奇效良方》:川芎石膏汤

药方名称川芎石膏汤

处方石膏(一钱)桔梗(一钱)川芎(五分) 芍药(五分) 山栀(五分)人参(五分)白术(五分)黄芩(七分)大黄(七分)菊花(七分)荆芥穗(七分)防风(七分)寒水石(二钱)甘草(二钱)滑石(三钱)连翘(一钱)薄荷(一钱) 缩砂(三分)

功能主治治风热上攻,头目眩痛,咽干烦渴。

用法用量上作一服,水二钟,煎至一钟,食后服。

摘录明·方贤着《奇效良方

《宣明论》卷三:川芎石膏汤

药方名称川芎石膏汤

别名川芎石膏

处方川芎半两,赤芍药半两,当归半两,山栀半两,黄芩半两,大黄半两,菊花半两,荆芥半两,人参半两,白术半两,滑石4两,寒水石2两,甘草3两,桔梗2两,缩砂仁1分,石膏1两,防风1两,连翘1两,薄荷叶1两。

制法上为末。

功能主治清神利头,宣通气血。解中外诸邪,调理诸病劳复传染。主风热上攻头面,目昏眩,痛闷,风痰喘嗽,鼻塞口疮,烦满淋闭,眼生翳膜,中风偏枯。目疾时发,壅生翳膜,烦躁多渴,疮癣皴揭。

用法用量川芎石膏散(《审视瑶函》卷六)。

注意忌姜、醋、发热物。

摘录《宣明论》卷三

《伤寒全生集》卷二:川芎石膏汤

药方名称川芎石膏汤

处方川芎石膏麻黄苍术葛根甘草

功能主治时气壮热,头痛无汗,脉洪长,恶风烦渴者。

用法用量渴,加天花粉;热甚,加黄芩柴胡

摘录《伤寒全生集》卷二

猜你喜欢

  • 交感汤

    药方名称交感汤处方茯神4两,香附1斤,甘草少许。制法上为末。功能主治益气清神,降火升水。主心肾不交,遗泄。用法用量热汤调服。摘录《医碥》卷七

  • 秘方定心丸

    药方名称秘方定心丸别名秘方定振丸(《证治准绳·类方》卷五)。处方天麻(蒸熟)秦艽(去芦)全蝎(去头、尾)细辛各30克 熟地 生地 川归川芎芍药各60克防风荆芥各21克白术黄耆各45克威灵仙(酒洗)15

  • 酒积乌梅丸

    药方名称酒积乌梅丸处方乌海1两,青木香4钱,砂仁5钱,巴豆霜1钱,半夏曲7钱,枳实5钱,杏仁3钱,黄连1两(酒浸1宿)。制法蒸饼糊为丸,如绿豆大。功能主治伤酒。用法用量每服8丸,白汤送下。摘录《赤水玄

  • 七仙丸

    药方名称七仙丸处方菟丝子(酒浸,另研为末)150克 苁蓉(酒浸,去皮,炒,切,焙干)30克 巴戟(去心)30克车前子 熟干地黄枸杞子各90克甘菊花(拣净)120克制法上药研为细末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

  • 表里双解汤

    药方名称表里双解汤处方薄荷6g,荆芥3g,桑皮9g,银花18g,酒黄芩12g,石膏12g,酒大黄6g,赤芍9g,牡丹皮6g。功能主治内清外解。主风热并重,白睛红赤肿胀,高出风轮,胞肿如桃,痛痒间作者。

  • 鹿茸丸

    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十:鹿茸丸药方名称鹿茸丸处方鹿茸(去毛,切,炙)23克麦门冬(去心)60克 熟地黄黄耆鸡膍胵(麸炒)苁蓉(酒浸)山茱萸破故纸(炒)牛膝(酒浸)五味子各23克茯苓玄参地骨皮各15克

  • 加味黄耆汤

    药方名称加味黄耆汤别名保元汤处方黄耆1钱,人参1钱,甘草1钱,白术5分,肉桂5分。功能主治阳虚背恶寒。用法用量方中肉桂用量原缺,据《济阴纲目》补。病甚者,加附子。摘录《医学入门》卷四

  • 法制消糟汤

    药方名称法制消糟汤处方腊糟(不下水者)1斤,朴消(净者)半斤。制法上和匀,用新瓷罐收贮,密封置净处。功能主治梅核气。用法用量每遇患者只取2、3匙,煎汤1盏,徐徐饮之,自愈。不愈再服,无不神效。摘录《医

  • 疫疠解毒清心汤

    药方名称疫疠解毒清心汤处方生石膏200克,犀角10克,黄连10克,黄芩15克,玄参50克,生地50克,知母15克,丹皮15克,焦栀子15克,生绿豆100克,鲜菖蒲15克,白茅根100克。功能主治清营透

  • 枸杞煎

    《博济》卷五:枸杞煎药方名称枸杞煎处方枸杞子不拘多少(去蒂子)。制法上用清水洗净,掏出控干后,入夹布袋子内,于净砧上取自然汁,澄1宿,去其清水,入石器内,慢火煎成膏子,取出,入瓷器内收贮。功能主治明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