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中医中药>中药方剂>枇杷叶膏

枇杷叶膏

《中国药典》:枇杷叶膏

药方名称枇杷叶膏

来源枇杷叶经加工制成的煎膏。

性状为黑褐色稠厚的半流体;味甜、微涩。

炮制枇杷叶,加水煎煮三次,合并煎液,滤过,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.21~1.25(80℃)的清膏。每100g清膏加炼蜜200g或蔗糖200g,加热溶化,混匀,浓缩至规定的相对密度,即得。

功能主治清肺润燥,止咳化痰。用于肺热燥咳,痰少咽干。

用法用量口服,一次9~15g,一日2次。

贮藏密封,置阴凉处。

摘录《中国药典》

《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》(天津方):枇杷叶膏

药方名称枇杷叶膏

别名枇杷

处方枇杷叶(去毛)5斤,川贝5两,莲子(去心)10两,麦冬10两,红枣10两,天冬5两,生地10两,玄参(去节)10两。

制法熬汁去滓,将汁炼至滴毛头纸上,背面不阴为标准,收清膏,每清膏1斤兑蜜2斤,收膏装瓶。

功能主治清热,化痰,止嗽。主虚热咳嗽,气逆喘促,咽肿声哑,口燥舌干,痰中带血。

用法用量每服1两,开水冲下。

摘录《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》(天津方)

《中国医学大辞典》:枇杷叶膏

药方名称枇杷叶膏

别名枇杷

处方枇杷叶不拘多少(刷去毛)。

功能主治止咳,润肺。清热。主肺热久嗽、顿嗽。干呕气逆,咽痛声哑,及痰中带血。

用法用量枇杷膏(《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》[南京方])。

摘录《中国医学大辞典》

《中药成方配本》:枇杷叶膏

药方名称枇杷叶膏

别名枇杷

处方枇杷叶100斤。

制法枇杷叶洗净入锅,加水十倍,煮8小时,去叶取汁,滤清去脚,以丝棉筛滤入锅内,加白蜜40斤,炼熟滤过,收膏,约成膏38斤。

功能主治润肺止咳。主新久咳嗽,痰粘气逆。

用法用量枇杷膏(《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》)。

摘录《中药成方配本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疮科流气饮

    药方名称疮科流气饮处方人参厚朴(姜制)桔梗防风紫苏黄耆(盐水炒)枳壳(麸炒)当归;白芍(酒炒)肉桂乌药甘草各3克川芎南木香白芷槟榔各2克生姜1片功能主治行气解郁,祛湿化痰。主七情郁结,湿痰凝滞肌肉,发

  • 化毒散血拔毒散

    药方名称化毒散血拔毒散处方赤芍3两,防风3两,白芷3两,内消3两,脚莲3两,河车3两,北细辛3两,归尾2两,僵蚕2两,蝉退2两,五加皮2两。制法上为细末。功能主治温和化毒,散血托里。主一应诸恶疮并脚疾

  • 凌霄花根丸

    药方名称凌霄花根丸处方凌霄花根(去皮,洗,焙)3两,乌药(锉)半两,人参半两,皂荚子50枚。制法上为末,炼蜜为丸,如绿豆大。功能主治大肠虚冷风秘。用法用量每服10-15丸,温水送下,每日2次。摘录《圣

  • 金丝膏

    《普济方》卷三一五:金丝膏药方名称金丝膏处方松脂(通明者)4两,良姜1两(取末8钱),乳香3钱(另研),木鳖4枚(大者,去壳,为末),川乌头3枚(锉如麻豆大),小油半斤,杏仁100枚(锉如豆大)。制法

  • 桂枝归苓汤

    药方名称桂枝归苓汤处方桂枝3钱,芍药3钱,甘草2钱,当归3钱,茯苓3钱,川芎2钱,生姜3钱。功能主治中风,血分虚而左半偏枯者。用法用量水煎大半杯,温服。中下寒,加干姜、附子。摘录《医学摘粹》

  • 青果丸

    药方名称青果丸处方青果100g金银花100g黄芩100g北豆根100g麦冬100g玄参100g白芍100g桔梗100g性状为棕褐色的水蜜丸或黑棕色的大蜜丸;味微苦。炮制上八味,粉碎成细粉,过筛,混匀。

  • 除风湿羌活汤

    《内外伤辨》卷中:除风湿羌活汤药方名称除风湿羌活汤别名除湿羌活汤、除湿汤处方羌活7分,防风5分,升麻5分,柴胡5分,藁本1钱,苍术1钱。制法上锉,如麻豆大,作1服。功能主治湿从外受,或一身尽痛,或头重

  • 苦竹叶散

    药方名称苦竹叶散处方苦竹叶半两,知母1分,川升麻1分,川大黄(锉,微炒)1分,甘草(炙微赤,锉)1分,栀子仁1分。制法上为细散。功能主治小儿眼生翳膜下垂。用法用量儿3-5岁者每服半钱,食后以温淡浆水调

  • 伏火玄石柜灵砂丹

    药方名称伏火玄石柜灵砂丹处方朱砂3两(细研,纸裹),磁石1斤半(搞碎,细研,淘去赤汁尽)。制法上以石脑油12两,拌磁石令泣泣相入。先固碎一瓷瓶子令干,入磁石一半于瓶子内,筑令实,中心剜作一坑子,可容得

  • 茅花四苓汤

    药方名称茅花四苓汤处方茅花3钱,猪苓1钱5分,泽泻1钱5分,苍术1钱5分,茯苓1钱5分。功能主治冒暑致鼻血者。摘录《嵩崖尊生》卷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