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中医中药>中药方剂>柴胡达原饮

柴胡达原饮

重订通俗伤寒论》:柴胡达原饮

药方名称柴胡达原饮

处方柴胡4.5克 生枳壳4.5克 川朴4.5克青皮4.5克 炙草2.1克黄芩4.5克 苦桔梗3克草果1.8克槟榔6克荷叶梗16厘米

功能主治和中化湿,祛痰止疟。主痰疟。痰湿阻于膜原,胸膈痞满,心烦懊憹,头眩口腻,咳痰不爽,间日疟发,舌苔粗如积粉,扪之糙涩者。

用法用量水煎服。

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

重订通俗伤寒论》卷二:柴胡达原饮

药方名称柴胡达原饮

处方柴胡1钱半,生枳壳1钱半,川朴1钱半,青皮1钱半,炙草7分,黄芩1钱半,苦桔梗1钱,草果6分,槟榔2钱,荷叶梗5寸。

功能主治和解三焦。主湿重于热,阻滞膜原。

注意若湿已开,热已透,相火炽盛,再投此剂,反助相火愈炽,适劫胆汁而烁肝阴,酿成火旺生风,痉厥兼臻之变矣。用此方者宜慎之。

各家论述俞氏以柴、芩为君者,以柴胡疏达膜原之气机,黄芩泄膜原之郁火也;臣以枳、桔开上,朴、果疏中,青、槟达下,以开达三焦之气机,使膜原伏邪,从三焦而外达肌腠也;佐以荷梗透之;使以甘草和之。虽云达原,实为和解三焦之良方。

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》卷二

猜你喜欢

  • 芥子竹沥汤

    药方名称芥子竹沥汤处方淡竹沥3瓢,黄荆沥2瓢,生姜汁4滴,陈绍酒2小匙,白芥子8分。功能主治痰注,湿痰挟瘀血流注经络,日久见手足牵引,四肢麻木,骨节串疼,或肿而痛者。用法用量用白芥子煎取清汤,重炖3汁

  • 归脾汤

    《重订严氏济生方》:归脾汤药方名称归脾汤处方白术茯神(去木)黄耆(去芦)龙眼肉酸枣仁(炒,去壳)各30克人参木香(不见火)各15克甘草(炙)7.5克制法上哎咀。功能主治健脾益气,补血养心。治思虑过多,

  • 黑消散

    药方名称黑消散处方大黄、川连、黄芩、黄柏各等分。制法上烧存性,为末。功能主治小儿卵肿偏坠。用法用量猪胆汁蜜调涂。摘录《幼科指掌》卷三

  • 加味理建汤

    药方名称加味理建汤处方干姜、吴术、人参、黄耆、白芍、肉桂、甘草、牡蛎、浮麦、当归。功能主治男子、妇人夜多盗汗,并便浊者。用法用量上件(口父)咀。每服水2盏,加生姜5片,大枣1枚,煎8分,食前热服,滓再

  • 解血平气汤

    药方名称解血平气汤处方白芍2两,当归2两,荆芥3钱(炒),黑栀3钱,红花2钱,柴胡8分,甘草1钱。功能主治舒气止血。主大怒吐血。怒伤肝,不能平其气,其吐也,或倾盆而出,或冲口而来,一时昏晕,死在顷刻。

  • 黄芩半夏丸

    药方名称黄芩半夏丸处方制过半夏粉1两,黄芩末2钱。制法上和生姜汁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上焦有热,咳嗽生痰。用法用量每服70丸,用淡生姜汤送下,食后服。摘录《袖珍》卷一

  • 解毒化热汤

    药方名称解毒化热汤处方牛蒡1钱,赤芍1钱,连翘8分,归尾7分,桔梗6分,人中黄6分,升麻4分,干葛4分,防风4分,荆芥4分,红花5分,蝉蜕3分。功能主治痘稠密红紫者。用法用量加烧人粪末1钱调服。弱者,

  • 灰弹散

    药方名称灰弹散别名金创灰蛋散、金疮灰蛋散处方多年陈石灰、鸡子清。制法用多年陈石灰细碾,鸡子清调成团,煅过候冷,再碾细。功能主治止血。主刀斧伤,及多年恶疮,并金疮。用法用量金创灰蛋散(《跌损妙方》、金疮

  • 大和散

    药方名称大和散处方熟干地黄(洗)、当归(洗,焙)、人参(去芦头)、地骨皮、赤芍药、甘草(炙)各等分。功能主治小儿疮疱,及伤寒时气,病后余邪不解,翕翕发热,潮热往来,嗜卧,烦躁闷乱。用法用量方中熟干地黄

  • 独行散

    《云岐子保命集》卷下:独行散药方名称独行散处方五灵脂(半生半炒)60克制法上为细末。功能主治行血逐瘀。主产后瘀血冲心,血晕昏迷不省。用法用量每次6克,温酒调下。口噤者,撬开口灌之。摘录《云岐子保命集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