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中医中药>中药方剂>济坤丸

济坤丸

《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》:济坤丸

药方名称济坤丸

处方丹参30克益智仁30克木通30克当归90克桔梗30克 生地60克龙胆草60克远志(炙)15克天冬60克 枣仁(炒)15克麦门冬90克 草豆蔻15克川楝子120克乌药24克茯苓60克白芍60克 于术24克 建神曲120克阿胶(炒珠)15克 丹皮30克 青木香24克 藏红花60克枳壳(炒)30克陈皮24克 熟地120克香附(炙)12克谷芽(炒)30克延胡索(醋炙)90克青皮(炒)45克

制法上药共二十九味,研为细末,炼蜜为丸,每丸重9克,朱砂为衣,蜡壳封固。

功能主治养血调经,和胃安神。治妇女经期不准,胸膈不舒,食欲不振,心悸失眠。

用法用量每服1丸,日服二次,黄酒或温开水送下。

摘录《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》

《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》(天津方):济坤丸

药方名称济坤丸

处方丹参1两,丹皮1两,当归3两,生地2两,熟地4两,桔梗1两,生白芍2两,天冬2两,麦冬2两,延胡(醋制)2两,木通1两,红花2两,生阿胶5钱,炒枣仁5钱,远志肉(甘草水制)5钱,川楝子(酒蒸)4钱,陈皮8钱,乌药8钱,炒稻芽1两,泽兰3两,茯苓(去皮)2两,莲子(去心)4两,胆草2两,广木香8钱,蝉蜕1两,草蔻5钱,香附(醋制)4两,枳壳(麸炒)1两,生于术8钱,青皮(醋炒)1两5钱,厚朴(姜制)2两,炒益智仁1两。

制法上为细粉,炼蜜为丸,4钱重,每斤丸药用朱砂面3钱上衣,蜡皮或蜡纸筒封固。

功能主治调经养血,健胃安神。主经期不准,血色紫黑,崩漏带下,腰酸腹疼,心跳不眠,心膈不舒,食欲不振。

用法用量每次服1丸,白开水送下。

注意孕妇忌服。

摘录《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》(天津方)

猜你喜欢

  • 一抹金

    药方名称一抹金处方藜芦(净洗,焙)蛇床子(去土)红丹(火飞)各15克硫黄赤石脂明矾 (火飞)五倍子(去内虫屑)黄柏(去粗皮)各6克轻粉少许功能主治治小儿遍身生疮、溃烂如糜梨,脓汁不干。用法用量上药将前

  • 枸杞丸

    《鸡峰普济方》卷二十一:枸杞丸药方名称枸杞丸处方苁蓉 枸杞 川椒(取红)甘菊各等分 巴戟减半制法上为细末,炼蜜和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补肝肾,明眼目。治眼目昏暗。用法用量每服20丸,空腹时用酒送下。

  • 熏膈丸

    药方名称熏膈丸处方麦门冬(去心)甘草(炙)各15克人参(去芦)桂心(不见火)细辛(去叶)川椒(去目并合口,微火炒,地上出汗)远志(去心,炒)附子(炮,去皮、脐)干姜(炮)各6克制法上为细末,炼蜜为丸,

  • 芙蓉丹

    药方名称芙蓉丹处方附子1两(炮),朱砂半两。制法上为末,煮糊为丸。功能主治心肾不足,气不升降,用心过度,惊悸多忘。用法用量每服50丸。空心盐汤送下。摘录《普济方》卷二二四引《济生》

  • 辟暑丹

    药方名称辟暑丹处方雄黄、白石脂、曲滩中石、磁石、丹砂各等分。制法各研细末,水飞过,候干,同研令匀,以炼成白松脂和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避暑。主用法用量《遵生八笺》有人乳,无曲滩中石。摘录《圣惠》卷九

  • 愈风散

    药方名称愈风散别名如圣散(《政和本草》卷二十八引《经验方》)、荆芥散(《卫生家宝产科备要》卷六)、华佗愈风散(《证治准绳·女科》卷五)。处方荆芥(略焙,为末)功能主治治妇人产后,中风口噤,牙关紧急,手

  • 气疝饮

    药方名称气疝饮处方黄连6克(吴茱萸煎水浸,炒)人参白术各3克白芍陈皮各2.1克甘草0.9克 姜3片功能主治治气疝。用法用量水煎服。摘录《类证治裁》卷七

  • 鳖甲导经丸

    药方名称鳖甲导经丸处方鳖甲、煎膏4两,当归3两,川芎1两,赤芍2两,白芍4两,生地4两,琥珀屑1两,熟地6两,麦冬3两,白术4两,茯神2两,枣仁3两,丹皮3两,阿胶2两,白薇1两,玉竹2两,红花1两5

  • 加减莪术散

    药方名称加减莪术散处方当归2钱,莪术2钱,延胡2钱,熟地2钱,枳壳2钱,青皮2钱,白术2钱,黄芩2钱,川芎3钱,三棱3钱,小茴3钱,砂仁3钱,干漆1钱,红花1钱,香附5钱,甘草2钱。制法上为末。功能主

  • 大茴香丸

    《秘传证治要诀类方》卷四:大茴香丸药方名称大茴香丸处方茴香(炒)良姜 官桂各15克苍术(泔浸)30克制法上药研为末,酒糊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主疝气。一核偏坠,或俱肿胀,或一核缩入小腹,痛不可忍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