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中医中药>中药方剂>淡竹叶汤

淡竹叶汤

圣济总录》卷一六三:淡竹叶汤

药方名称淡竹叶汤

处方竹叶麦门冬(去心,焙)小麦茯苓(去黑皮)各30克甘草(炙,锉)人参各15克

制法上六味,粗捣筛。

功能主治主气阴两虚,心烦喘闷。

用法用量每服6克,用水150毫升,加生姜3片,煎至100毫升,去滓温服,中午、临卧空腹时各一服。

摘录圣济总录》卷一六三

医学心悟》卷五:淡竹叶汤

药方名称淡竹叶汤

处方竹叶7片黄芩知母麦冬各3克茯苓6克

功能主治主孕妇火盛,内热而烦者。

用法用量水煎服。

摘录医学心悟》卷五

《鬼遗》卷三:淡竹叶汤

药方名称淡竹叶汤

处方竹叶4升,麦门冬3两(去心),黄耆3两,芍药3两,干地黄3两,生姜3两,前胡2两,黄芩2两,升麻2两,远志2两(去心),栝楼2两,大枣14枚,当归1两。

功能主治发背乳痛,已服生地黄汤取利后。

用法用量先以水1斗8升,煮竹叶麦冬1斗,去滓,纳诸药,再煮取3升,分3次温服。

摘录《鬼遗》卷三

《外台》卷三十八:淡竹叶汤

药方名称淡竹叶汤

处方竹叶(切)1升,茯苓1两,白术1两,甘草1两(炙),枳实1两(炙),栀子1两,人参1两,大黄2两,黄芩3两。

制法上切。

功能主治乳石发动。热肿初起,始欲作痈者。

用法用量以水7升,煮取3升,分服。以愈止。

摘录《外台》卷三十八

《得效》卷八:淡竹叶汤

药方名称淡竹叶汤

处方竹叶甘草、灯心、枣子、乌豆、车前子。

功能主治诸淋。砂、血淋。

用法用量上不拘多少,以水浓煎汤,代熟水服。

摘录《得效》卷八

《医学心语》卷五:淡竹叶汤

药方名称淡竹叶汤

处方竹叶7片,黄芩1钱,知母1钱,麦冬1钱,茯苓2钱。

功能主治子烦。孕妇火盛内热而烦者。

用法用量水煎服。

摘录《医学心语》卷五

《鬼遗》卷三:淡竹叶汤

药方名称淡竹叶汤

处方竹叶(切)4升(去尖),栝楼4两,通草2两,前胡2两,升麻2两,茯苓2两,黄芩2两,知母2两,甘草2两(炙),石膏末2两,生地黄10两,芍药1两,大黄3两,黄耆3两,当归1两半,人参1两。

功能主治发痈疽,兼结实大小便不通,寒热,已服五痢汤吐出,不得下,大渴烦闷者。

用法用量先以水1斗6升煮竹叶,去叶,取9升,纳诸药后,煮取3升2合,分4服,日3夜1。快利便止,不必尽汤,汤尽不利,便合取利。

摘录《鬼遗》卷三

猜你喜欢

  • 干蓝汤

    《圣济总录》卷一七八:干蓝汤药方名称干蓝汤处方干蓝叶1两,升麻1两,芍药1两,栀子仁4枚。制法上为粗末。功能主治小儿百晬内下痢如鱼脑,赤白杂痢,腹痛多啼。用法用量百晬至二百日儿,每服1钱匕,以水半盏,

  • 诃黎勒煎

    药方名称诃黎勒煎处方诃黎勒(以面裹煨黄,去面)。制法上为末,粟米饮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水痢,心腹胀满,呕逆;及上气咳嗽,胸膈气痞。用法用量本方方名,据剂型,当作“诃黎勒丸”。摘录《鸡峰》卷十四

  • 冰麝散Ⅱ号

    药方名称冰麝散Ⅱ号拼音bingshesan2hao处方冰片9克,麝香0.5克,樟丹12克,枯矾9克,龙骨15克。制法共研极细末,装瓷瓶内密封备用。功能主治祛脓消炎,通络开窍。主热毒壅盛,上犯耳窍。用法

  • 复方青黛糊剂

    药方名称复方青黛糊剂处方青黛粉31g,黄柏粉31g,生甘草粉31g,生石膏粉31g,薄荷脑(研细末)1.5g。制法上药混合瓶贮,用时香油调成薄糊状。功能主治漆性皮炎。用法用量每次用时,洗后揩干,涂上薄

  • 两地丹

    药方名称两地丹处方生地1两,地榆3钱。功能主治便血与溺血。各家论述盖大小便虽各有经络,而其源同,因膀脱之热而来也。生地清膀之火,地榆亦能清膀胱,一方而两用之,分之中又有合也。摘录《石室秘录》卷一

  • 胆汁二连膏

    药方名称胆汁二连膏处方川连1g,胡黄连1g,牛胆汁50ml,精制蜂蜜5ml。制法先将川黄连洗净,晒干后为粗末,加蒸馏水适量,煎2次,集2次煎出液放冷后,滤纸滤过;滤出液盛于蒸发皿中,加入牛胆汁、净蜂蜜

  • 矾石膏

    《圣济总录》卷一一五:矾石膏药方名称矾石膏处方矾石(熬令对尽)3分,附子(炮裂,去皮脐)1两,菖蒲半两,杏仁(汤浸,去皮尖双仁,炒黄)3两(别研),蓖麻仁2两半(别研),松脂3分,烟脂3分。制法上药捣

  • 榆白皮散

    《宋·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:榆白皮散药方名称榆白皮散处方冬葵子、榆白皮、瞿麦,各一两;木通半两,大麻仁(去壳)、牛膝(去苗.酒浸.焙),各三分。炮制上为粗末。功能主治滑胎易产。治妊娠曾因漏胎去

  • 二姜汤

    《医方类聚》卷一四一引《烟霞圣效方》:二姜汤药方名称二姜汤处方干姜1两(炮),良姜1两(生)。制法上为细末。功能主治疟疾;脓血泻利。用法用量每服2钱,热醋调下。如治疟疾,未发前服;又治泻痢,不拘时候服

  • 呼脓长肉比天膏

    药方名称呼脓长肉比天膏处方金银花1两,合欢皮1两,荆芥穗1两,白芷梢1两,赤芍药1两,当归尾1两,怀生地1两,皂角刺1两,番木鳖1两,蓖麻子1两,山慈姑1两,金线重楼1两,乌梅肉1两,土木鳖1两,紫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