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中医中药>中药方剂>牡丹皮汤

牡丹皮汤

药方名称牡丹皮汤

处方丹皮6克赤芍3克木通3克萆薢6克 花粉6克瞿麦6克泽泻4.5克车前6克甘草1.2克

功能主治清利湿热。治湿热内蕴,移于下焦,小溲混浊作痛。

用法用量用苡仁60克,煎汤代水,再入上药煎服。

摘录《医醇剩义》卷一

猜你喜欢

  • 加味清六丸

    药方名称加味清六丸处方滑石6钱,乳香1钱,没药1钱,桃仁1钱,木香1钱,槟榔1钱,大黄1钱。制法上为末,神曲糊为丸,如绿豆大。功能主治血瘀肠中,痢久不愈,下如清涕,有紫黑血丝。用法用量每服100丸,米

  • 白术黄耆汤

    《保命集》卷中:白术黄耆汤药方名称白术黄耆汤处方白术1两,黄耆7钱,甘草3钱。功能主治服芍药汤,痢虽已除,犹宜此药和之。用法用量上(口父)咀,均作3服,水1盏半,煎至1盏,去滓,温清服之。摘录《保命集

  • 强阳保肾丸

    药方名称强阳保肾丸处方淫羊藿(炙)36g阳起石(煅,酒淬)36g肉苁蓉(酒制)36g胡芦巴(盐水炙)48g补骨脂(盐水炙)48g五味子(醋制)42g沙苑子36g蛇床子36g覆盆子48g韭菜子42g芡实

  • 葱豉粥

    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九十七:葱豉粥药方名称葱豉粥处方豉30克葱白1握(去须,切)粳米60克功能主治主骨蒸烦热咳嗽,四肢疼痛,时发寒热。用法用量上药用水600毫升,煮葱、鼓取汁220毫升,绞去葱、豉,入米煮

  • 巴豆膏

    《圣惠》卷六十五:巴豆膏药方名称巴豆膏处方巴豆7粒(去皮,研),硫黄半两(细研),白矾半两(烧灰),芜芎半两,猪脂3两。制法上为末,炼猪脂成油,入前药末调和令匀。功能主治一切疥疮有虫,时作瘙痒。用法用

  • 竹茹阿胶汤

    药方名称竹茹阿胶汤处方青竹茹(姜汁浸)6克阿胶(蛤粉炒)6克 生白芍6克川芎3克 明天麻3克(煨)石决明(煅)6克陈皮2.4克 焦白术6克 炒当归9克 黑山栀2.4克 大生地12克功能主治治子痫。妊娠

  • 加味槐榆合剂

    药方名称加味槐榆合剂处方槐花10克,地榆10克,仙鹤草15克,旱莲草15克,侧柏叶15克,枳壳10克,黄芩5克,胡麻仁15克,菜苋30克。功能主治清肠利湿,止血。主中焦湿热,下注挟寒湿。用法用量水煎服

  • 石莲丸

    药方名称石莲丸处方石莲肉(去心)附子(炮裂,去皮、脐)干姜(炮)各30克制法上三味,捣罗为末,粟米粥为丸,如绿豆大。功能主治治胃寒哕逆。用法用量每次用蜀椒汤送下10丸。止勿再服。摘录《圣济总录》卷四十

  • 加味三妙丸

    《医学入门》卷七:加味三妙丸药方名称加味三妙丸处方苍术6两,黄柏4两,牛膝2两,当归1两,防己1两,虎胫骨1两,龟版1两。制法上为末,酒糊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三阴血虚,足心如火热,渐烘腰胯,及湿

  • 调经末子

    药方名称调经末子处方当归1两,川芎5钱,白芍3钱,苁蓉3钱,五灵脂(炒)3钱,延胡(炒)3钱,白术3钱,苍术3钱,白芷3钱,乌药3钱,茴香3钱,陈皮3钱,半夏3钱,柴胡2钱,黄连(同吴萸炒)1钱。制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