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中医中药>中药方剂>红花桃仁汤

红花桃仁汤

症因脉治》卷二:红花桃仁汤

药方名称红花桃仁汤

处方红花桃仁当归赤芍泽兰叶 楂肉 丹皮红曲

功能主治治外感吐血,表邪已解,吐血色紫,上焦蓄血,血臌腹胀。

用法用量水煎服。

摘录症因脉治》卷二

兰室秘藏》卷下:红花桃仁汤

药方名称红花桃仁汤

处方黄柏1钱5分,生地黄1钱,泽泻8分,苍术6分,当归梢5分,汉防己5分,防风梢5分,猪苓5分,麻黄2分,红花半分,桃仁10个。

制法上锉,如麻子大。

功能主治补北方,泻中央。主痔漏经年。

用法用量医学正传》有麻仁,无麻黄

摘录兰室秘藏》卷下

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三:红花桃仁汤

药方名称红花桃仁汤

处方生地5分,当归5分,红花5分,防风5分,猪苓5分,苍术6分,泽泻8分,麻黄2分,黄柏1钱5分,木香2分。

功能主治补北方,泻中央。主痔漏如勾肠莲花、菱角翻花、珊瑚盘肠等痔,年久不愈者。

用法用量本方名红花桃仁汤;但方中无桃仁,疑脱。

摘录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三

症因脉治》卷一:红花桃仁汤

药方名称红花桃仁汤

处方大黄枳壳厚朴桃仁红花赤芍药、当归尾。

功能主治内伤死血停滞胁肋,胁肋作痛,或左或右,或左右皆痛,或左右攻冲,或时痛时止,或常痛不休,脉两关芤涩。

摘录症因脉治》卷一

症因脉治》卷一:红花桃仁汤

药方名称红花桃仁汤

处方红花桃仁当归尾、赤芍药、泽兰叶、楂肉、丹皮、山栀。

功能主治血分素热,又喜辛辣之物,伤其阴血,停积于中,而成内伤死血胃脘痛,日轻夜重,或唧唧作声,得寒则痛,得热暂缓,脉涩结。

摘录症因脉治》卷一

伤寒大白》卷二:红花桃仁汤

药方名称红花桃仁汤

处方红花桃仁赤芍药、当归身。

功能主治行血活血。主蓄血。

用法用量山楂香附,以散凝结;加山栀,以散热结;加韭汁,以散寒结。

摘录伤寒大白》卷二

症因脉治》卷一:红花桃仁汤

药方名称红花桃仁汤

处方红花桃仁赤芍药、当归尾、秦艽独活

功能主治瘀血停滞,内伤腰痛,日轻夜重,痛定一处,不能转侧,尺脉芤涩。

摘录症因脉治》卷一

猜你喜欢

  • 钩藤煎

    药方名称钩藤煎处方钩藤1分,子芩半两,知母半两,寒水石3分,川升麻半两,沙参1两(去芦头),蚱蝉2枚(去翅足,微炒),蜣螂2枚(去翅足,炒微黄),甘草半两(炙微赤,锉)。制法上为末,加蜜5两,以慢火煎

  • 洗面玉容方

    药方名称洗面玉容方处方甘松三柰香薷白芷白及白蔹藁木 白僵蚕白附子天花粉零陵香绿豆粉 肥皂(煨)各等分制法上药十三味,各研细末,混匀,密贮。功能主治美容除斑。治面斑。用法用量每晨取少许洗面。摘录《仙拈集

  • 补肝丹砂丸

    药方名称补肝丹砂丸别名丹砂丸处方丹砂、青羊胆1枚。制法上以丹砂末入羊胆中,垂屋西北角阴干,百日取出,为丸如小豆大。功能主治目视(目巟)(目巟),不能远见。用法用量丹砂丸(《普济方》卷八十五)。摘录《圣

  • 金华散

    《洪氏集验方》卷五:金华散药方名称金华散处方黄皮(去粗皮)半两(炙焦),黄连半两,海螵蛸3钱,五倍子3钱,轻粉1分(研入)。制法上为细末,和匀。功能主治小儿一切疮疡。用法用量疮干用油调敷,湿时干敷。摘

  • 九转灵丹

    《灵药秘方》卷下:九转灵丹药方名称九转灵丹处方灵砂1两,石菖蒲(一寸九节者佳)1两,生矾9钱,制辰砂5钱,制雄黄5钱。制法上为细末,枣肉杵烂为丸,如粟米大,金箔为衣,阴干收固。功能主治固精添髓,壮颜补

  • 和中健脾丸

    《医方集解》:和中健脾丸药方名称和中健脾丸处方健脾丸去人参、山楂、麦芽,加木香、槟榔、厚朴、半夏、甘草。制法神曲糊为丸。功能主治胃虚饥不欲食。用法用量米饮送下。摘录《医方集解》《墨宝斋集验方》卷上:和

  • 大贯众平胃散

    药方名称大贯众平胃散处方贯众、苍术、厚朴、陈皮、甘草各等分。制法上为细末。功能主治妇人阴中生虫,痛痒不定。用法用量每服2钱,熟煮猪肝拌药末,入阴户内。数日愈。摘录《医统》卷八十三

  • 释擎汤

    药方名称释擎汤处方玄参60克 生地30克金银花60克当归30克 紫花地丁15克 贝母15克功能主治滋阴降火,清热解毒。治擎疽,又名手心毒、擎珠毒。手心之中,忽然红肿高突,变成一疽,疼痛非常,昼夜无间。

  • 柴胡桑白皮汤

    药方名称柴胡桑白皮汤处方柴胡(去苗)1两半,桑根白皮1两半,天雄(炮裂,去皮脐)1两半,羌活(去芦头)1两半,枳壳(去瓤,麸炒)1两半,大腹(连皮,锉)1两半,黄连(去须)1两,当归(切,焙)1两,麻

  • 玉屏桂枝汤

    药方名称玉屏桂枝汤处方炙黄芪18克,白术10克,防风10克,白芍9克,桂枝6克,赤芍10克,鬼箭羽16克,地龙10克,蝉衣6克,大枣4枚,生姜3片。功能主治健脾益气,调和营卫,祛风止痒。主脾肺气虚,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