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中医中药>中药方剂>茴香子丸

茴香子丸

圣济总录》卷八十六:茴香子丸

药方名称茴香子丸

处方茴香子(舶上者妙)2两,附子(炮裂,去皮脐)2两,巴戟天(去心)2两,蜀椒(去目及闭口,炒出汗)2两,牛膝(酒浸1宿,焙)2两,肉苁蓉(酒浸令软,细切,焙)2两,青盐(研)2两。

制法上药除青盐外,为末,研拌令匀,烂煮羊肾猪肾2-3对,去筋膜细切,烂研和药,入杵臼捣令匀熟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功能主治脾劳。肌肤瘦瘁,面色黄黑,四肢无力,脚膝疼痛,大便不调;或风虚上攻,头眩目暗,肢体沉重,昏愦嗜卧。

用法用量每服20-30丸,空心盐汤或酒送下。

摘录圣济总录》卷八十六

《圣惠》卷九十二:茴香子丸

药方名称茴香子丸

处方茴香子1两(微炒,捣为末),古文钱青1分(细研),硇砂1分(细研),桃仁49枚(酒浸,去皮尖双仁,生研)。

制法上为末,以汤浸蒸饼为丸,如麻子大。

功能主治小儿偏坠,或气攻小腹疼痛。

用法用量2-3岁儿每服1丸,以橘皮汤送下。

摘录《圣惠》卷九十二

《圣惠》卷七:茴香子丸

药方名称茴香子丸

处方茴香子1两,木香1两,桃仁1两(汤浸,去皮尖双仁,麸微黄),附子1两(炮制,去皮脐),桂心1两,安息香1两,胡芦巴半两,青橘皮半两(汤浸,去白瓤,微炒)。

制法上为末,以酒煮面糊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功能主治膀胱虚冷气攻腹胁,胀满疼痛。

用法用量每服20丸,热生姜酒送下,不拘时候。

摘录《圣惠》卷七

《圣惠》卷九十八:茴香子丸

药方名称茴香子丸

处方茴香子1两,桂心1两,巴戟1两,附子1两(炮裂,去皮脐),补骨脂1两(微炒),干姜1两(炮裂,锉)。

制法上为末,用羊肾2对,切去筋膜,以酒2升,煮令酒尽,烂研,和诸药末,捣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功能主治下元虚冷,腰膝疼痛,肌肉消瘦,渐加无力。

用法用量每服30丸,空心、晚食前生姜酒送下。

摘录《圣惠》卷九十八

圣济总录》卷一八七:茴香子丸

药方名称茴香子丸

处方茴香子(炒)1两,蜀椒(去目并闭口,炒取红)1两,附子(炮裂,去皮脐)1两,巴戟天(去心)1两,木香1两,青橘皮(汤浸,去白,焙)1两,青盐(别研)1两,肉苁蓉(酒浸,切,焙)1两,阿魏(醋化,面和作饼,炙)1两,楝实(锉,炒)1两,干蝎(去土,炒)1两,荜澄茄1两,补骨脂(炒)1两,葫芦巴1两,大戟1两,肉豆蔻(去壳)3枚,硫黄(舶上者,研)2两。

制法上为末,用白羊肾4对,去筋膜,沙盆内研如面糊,将药一处入木臼中,更入炼蜜杵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功能主治小肠虚寒撮痛。

用法用量每服20丸,空心、食前温酒送下;元气痛,煨葱白热酒送下30丸。

摘录圣济总录》卷一八七

圣济总录》卷七十一:茴香子丸

药方名称茴香子丸

处方茴香子3两(微炒,为末,以米醋2升熬如饧),附子(炮裂,去皮脐)1两,青橘皮(汤浸,去白,焙)3分,木香3分,狼毒(炒)3分,当归(切,焙)3分,阿魏1两(研,以酒1升,煎取半),硇砂1两半(沸汤化,澄熬取霜,入阿魏煎中同熬如饧,入茴香煎,搅匀),自然铜(煅,醋淬,研)1两半。

制法上药除煎研外,为末,同入煎内和捣为丸,如梧桐子大,如硬入炼蜜少许。

功能主治肾脏久积气在膀胱,虚胀上攻,膨满(疒丂)痛。

用法用量每服15-20丸,空心温酒送下。

摘录圣济总录》卷七十一

圣济总录》卷五十二:茴香子丸

药方名称茴香子丸

处方茴香子(炒)1两,蓬莪荗(煨,锉)1两,楝实(煨,去核)1两,白术1两,诃黎勒皮1两,丁香1分,吴茱萸(汤洗,焙于,炒)半两,桃仁3分(去皮尖双仁,研如膏)。

制法上为末,入桃仁膏研匀,炼蜜为丸,如银杏大。

功能主治肾脏冷气攻腹胁,疼痛胀满。

用法用量每服1丸,温酒或盐汤嚼下,不拘时候。

摘录圣济总录》卷五十二

圣济总录》卷五十二:茴香子丸

药方名称茴香子丸

处方茴香子(炒)2两,肉苁蓉(酒浸,切,焙)2两,附子(炮裂,去皮脐)2两,五味子1两。

制法上为细末,用好酒1升,并猪肾1对细切,和药都1处浸1宿,取出焙干,捣罗为末,酒煮面糊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功能主治肾脏风气冲注,脚膝生疮。

用法用量每服20-30丸,好茶或豆淋酒送下。

摘录圣济总录》卷五十二

圣济总录》卷五十一:茴香子丸

药方名称茴香子丸

处方茴香子(炒)3分,木香3分莱菔子(炒)半两,厚朴(去粗皮,半生锉,半用姜汁炙)1两,桂(去粗皮)3分,干姜(炮)3分,蓬莪荗(煨,锉)3分,青橘皮(汤浸,去白,焙)半两,桃仁(去皮尖双仁)3分(研膏)。

制法上为末,入桃仁膏研匀,酒煮面糊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功能主治肾脏虚弱中寒,攻腰腹满痛,手足微冷。

用法用量每服20丸,空心温酒送下。

摘录圣济总录》卷五十一

圣济总录》卷四十三:茴香子丸

药方名称茴香子丸

处方茴香子(炒)1两,桂(去粗皮)1两,附子(炮裂,去皮脐)3分,当归(切,焙)3分,荜澄茄3分,木香3分,赤石脂3分,蜀椒(去目及闭口者,微炒出汗)半两。

制法上为末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功能主治小肠虚冷,小腹疼。

用法用量每服20丸,空心、食前温酒送下。

摘录圣济总录》卷四十三

圣济总录》卷九十:茴香子丸

药方名称茴香子丸

处方茴香子(炒)、胡椒附子(炮裂,去皮脐)、阿魏(面和作饼子,炙熟)、青橘皮(汤浸,去白,焙)、硫黄(研)、菖蒲、牛膝(酒浸,切,焙)、五味子各等分。

制法上为末,面糊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功能主治虚劳,元脏气冷,心腹(疒丂)痛。

用法用量每服15丸,空心温酒送下。

摘录圣济总录》卷九十

猜你喜欢

  • 腊脂涂方

    药方名称腊脂涂方处方腊日猪脾脂(不得经水,细锉,用干净器研烂)。制法上药净瓶盛,以油单盖。埋幽阴地近水处,深1尺许,经夏取出。功能主治烫火所伤。用法用量用时以鹅毛扫所损处。摘录《圣济总录》卷一三四

  • 桂枝解毒汤

    《片玉痘疹》卷十:桂枝解毒汤药方名称桂枝解毒汤处方官桂、赤芍、大力子、防风、蝉蜕。功能主治冬寒之时,盖覆少薄,被寒风郁遏,痘疮当靥不靥。用法用量水煎服。摘录《片玉痘疹》卷十《痘疹全书》卷下:桂枝解毒汤

  • 大麻风丸

    《医学入门》卷八:大麻风丸药方名称大麻风丸处方苦参3斤,羌活4两,独活4两,白芷4两,白蔹4两,白蒺藜4两,天花粉4两,何首乌4两,皂刺(煅)半斤,当归半斤。制法上为末,用皂角5斤切细,温水浸5日,去

  • 代赭散

    《圣惠》卷十二:代赭散药方名称代赭散处方代赭半两(研),旋覆花半两,人参半两(去芦头),甘草半两(炙微赤,锉),半夏3分(汤洗7遍去滑),陈橘皮1两(汤浸,去白瓤,焙)。制法上为散。功能主治伤寒,发汗

  • 参耆丹桂红蓝汤

    药方名称参耆丹桂红蓝汤处方人参2钱,黄耆2钱,桂枝2钱,芍药1钱,甘草1钱,丹皮2钱,红花1钱。功能主治痘色红,过经不退者。用法用量流水煎半杯,温服。摘录《四圣悬枢》卷三

  • 定痛如神汤

    药方名称定痛如神汤别名定痛至神汤处方栀子3钱,白芍5钱,茯苓1两,苍术3钱,大黄1钱,厚朴1钱,甘草1钱。功能主治舒肝经之气,利膀胱之水,泻水逐瘀。主火结在大小肠,腹中痛不可忍,按之愈痛,口渴,饮以凉

  • 金枪散

    药方名称金枪散处方银末、血竭、发灰、人指甲(烧存性)、珍珠(烧存性)各等分。制法上为细末,研匀。功能主治止血生肌,住痛。主一切刀割破,打破,跌破,出血不止,破开口不合。用法用量掺患处。摘录《古今医鉴》

  • 红芍药散

    《医方类聚》卷十引《简要济众方》:红芍药散药方名称红芍药散处方红芍药1两,川大黄半两,甘草半两,地黄1两(干者)。制法上为散。功能主治脾脏热,唇焦口气,引饮不止。用法用量每服2钱,水1中盏,煎至6分,

  • 双调祛风汤

    药方名称双调祛风汤处方当归15克,川芎10克,黄芪20克,白术12克,茯苓12克,女贞子15克,旱莲草20克,黑芝麻20克,何首乌15克,黑故纸10克,甘草3克。功能主治调补阴阳。主风湿侵入毛孔,以致

  • 椒葱散

    药方名称椒葱散处方胡葱1握(捣如泥),椒1合。功能主治蜈蚣咬伤。用法用量上以水煮椒汁洗之,后封胡葱泥于咬处。摘录方出《圣惠》卷五十七,名见《普济方》卷三○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