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中医中药>中药方剂>赤茯苓丸

赤茯苓丸

方出《外台》卷十八引《近效方》,名见《普济方》卷二四四:赤茯苓丸

药方名称赤茯苓丸

处方茯苓12分,汉防己8两,芍药10分,槟榔仁12分,甘草8分(炙),郁李仁10分,枳实8分(炙),(春着大黄14分,冬着牛膝12分)。

制法上药治下筛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功能主治脚气上冲心,狂乱闷者。

用法用量每服15丸,空腹清酒送下,日2次。渐加至20丸,以微通泄为度,利多减丸。其药皆须州土上好者,恶药服无益。

冬则去大黄,加牛膝;若体中虚弱,去大黄,加牛膝服亦得。

注意海藻、松菜、酢物、生冷油腻、杂肉、热面、新炊饭,及陈臭难消之物。

摘录方出《外台》卷十八引《近效方》,名见《普济方》卷二四四

御药院方》卷三:赤茯苓丸

药方名称赤茯苓丸

处方茯苓(去皮)、槟榔枳壳(麸炒,去瓤)、白术半夏曲各等分。

制法上为细末,生姜汁面糊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功能主治痰饮气痞,风眩头痛。

用法用量每服50丸,食后温生姜汤送下;或风眩头痛,则食后荆芥汤下。

摘录御药院方》卷三

《圣惠》卷五十:赤茯苓丸

药方名称赤茯苓丸

处方茯苓1两,陈橘皮3两(汤浸,去白瓤,炒),大麦糵1两(炒微黄),桂心2两,干姜1两(炮裂,锉),人参1两(去芦头),神曲2两(炒微黄),木香1两,诃黎勒皮2两,甘草半两(炙微赤,锉)。

制法上为末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功能主治五膈气滞,宿食不消,呕吐酸水,腹胀不能下食。

用法用量每服30丸,以生姜汤送下,不拘时候。

摘录《圣惠》卷五十

医学发明》卷六:赤茯苓丸

药方名称赤茯苓丸

处方葶苈4两,防己2两,赤茯苓1两,木香半两。

制法上为细末,枣肉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功能主治脾湿太过,四肢肿满,腹胀喘逆,气不宣通,小便赤涩。

用法用量每服30丸,食前煎桑白皮汤送下。

摘录医学发明》卷六

圣济总录》卷二十:赤茯苓丸

药方名称赤茯苓丸

处方茯苓2两(去黑皮),白术2两,桂(去粗皮)2两,木香1两,诃梨勒1两(煨,去核),陈橘皮1两(汤浸,去白,焙),厚朴(去粗皮,生姜汁炙)1两。

制法上为末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功能主治肠痹。腹满喘争,小便不利,大便飧泄。

用法用量每服30丸,空心、食前米饮送下,日2次。

摘录圣济总录》卷二十

《圣惠》卷四十六:赤茯苓丸

药方名称赤茯苓丸

处方茯苓3两,旋覆花半两,桔梗3分(去芦头),桑根白皮1两(锉),杏仁1两(汤浸,去皮尖双仁,麸炒微黄,研如膏),百合半两,熟干地黄2两,甘草半两(炙微赤,锉),郁李仁3分(汤浸,去皮,微炒)。

制法上为末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功能主治喉中作呀呷声,痰粘咳嗽,胸膈短气,胁肋坚胀。

用法用量每服20丸,煎枣汤送下,不拘时候。

摘录《圣惠》卷四十六

《医统》卷八十七:赤茯苓丸

药方名称赤茯苓丸

处方人参10两,白术10两,白扁豆(去皮,蒸)10两,赤茯苓2两(切棋子大,白沙蜜浸透,蒸过令干,称1两半),防己3钱,木猪苓(去皮)3钱,干葛3钱半。

制法上(口父)咀。

功能主治小便赤浊。

用法用量每服3钱,水1盏,磨沉香少许同煎,食前、临卧服。

摘录《医统》卷八十七

《医方类聚》卷一一七引《神巧万全方》:赤茯苓丸

药方名称赤茯苓丸

处方茯苓1两,旋覆花1两,汉防己1两,甜葶苈1两(隔纸炒令紫色),桂心1两,前胡1两,槟榔1两,枳壳(去白,炒令黄)半两。

制法上为末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功能主治支饮,心胸壅滞,喘息短气,皮肤如肿。

用法用量每服20丸,食前以桑根皮汤送下。

摘录《医方类聚》卷一一七引《神巧万全方》

《圣惠》卷八十四:赤茯苓丸

药方名称赤茯苓丸

处方茯苓3分,当归1分(锉,微炒),芎?1分,川大黄3分(锉碎,微炒),鳖甲3分(涂醋炙令黄,去裙襕)。

制法上为末,炼蜜为丸,如绿豆大。

功能主治小儿冷热不调,肠胃滞结,壮热作时,两肋刺痛。

用法用量每服5丸,以粥饮送下,日3次。

摘录《圣惠》卷八十四

方出《圣惠》卷五十五,名见《普济方》卷一九六:赤茯苓丸

药方名称赤茯苓丸

处方茯苓1两,茵陈1两,枳实1两(麸炒微黄),甘草3分(炙微赤,锉),杏仁3分(汤浸,去皮尖双仁,麸炒微黄),白术1两,半夏3分(汤洗7遍去滑),前胡1两(去芦头),川大黄1两(锉碎,微炒),当归3分。

制法上为末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功能主治酒疸,心下坚而小便赤涩。

用法用量每服30丸,以粥饮送下。

摘录方出《圣惠》卷五十五,名见《普济方》卷一九六

《圣惠》卷五十:赤茯苓丸

药方名称赤茯苓丸

处方茯苓1两,桂心1两,干姜3分(炮裂,锉),甘草半两(炙微赤,锉),枳壳1两(麸炒微黄,去瓤),羚羊角屑1两,诃黎勒皮2两半,陈橘皮1两(汤浸,去白瓤,焙),槟榔1两。

制法上为末,炼蜜为丸,如弹子大。

功能主治气膈,咽喉噎塞,心腹痞满,不下饮食,胸背俱闷。

用法用量常含1丸,咽津,不拘时候。如患甚,即将1丸,以煎汤研破服亦得。

摘录《圣惠》卷五十

《圣惠》卷七:赤茯苓丸

药方名称赤茯苓丸

处方茯苓1两,甜瓜子3分(微炒),人参3分(去芦头),桂心1两,旋覆花3分,半夏1两(汤洗7遍去滑),槟榔3分,枳壳半两(麸炒微黄,去瓤),草豆蔻半两(去皮),前胡3分(去芦头),附子3分(炮裂,去皮脐),厚朴3分(去粗皮,涂生姜汁,炙令香熟)。

制法上为细末,以生姜汁煮面糊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功能主治肾脏虚损,上焦痰滞,多唾稠浊,腹胁胀满,吃食微少。

用法用量每服20丸,食前姜、枣汤送下。

摘录《圣惠》卷七

《圣惠》卷十三:赤茯苓丸

药方名称赤茯苓丸

处方茯苓3分,鳖甲3分(涂醋,炙令黄,去裙襕),牛膝3分(去苗),枳壳3分(麸炒微黄,去瓤),五味子3分,五加皮3分,桔梗3分(去芦头),柴胡3分(去苗),赤芍药3分,桂心3分,川大黄3分(锉碎,微炒)。

制法上为末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功能主治伤寒心中坚硬,两胁胀满,欲成结胸。

用法用量每服30丸,以温生姜汤送下,不拘时候。

摘录《圣惠》卷十三

圣济总录》卷五十八:赤茯苓丸

药方名称赤茯苓丸

处方茯苓1两半(去黑皮),桑根白皮1两半(锉),防己1两半,麦门冬(去心,焙)1两半,木香1两,郁李仁(汤浸,去皮,焙干)1两(研)。

制法上药前5味为细末,与郁李仁研匀,炼蜜和为剂,更于铁臼内酥杵令匀熟,为丸如梧桐子大。

功能主治久患消渴,小便数,服止小便药多,渴犹不止,小便复涩,两肋连膀胱胀满闷急,心胸烦热。

用法用量每服30丸,空腹煎木通、枣汤送下,至晚再服。渐加至50丸。

摘录圣济总录》卷五十八

圣济总录》卷一五三:赤茯苓丸

药方名称赤茯苓丸

处方茯苓(去黑皮)1两,猪苓(去黑皮)1两半,泽泻1两,小海蛤1两半,陈橘皮3分(汤浸,去白,焙),桂(去粗皮)3分,防己1两,泽漆(微炒)1两,木通(炙,锉)1分,赤芍药1两。

制法上为末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功能主治妇人水气在皮肤浮肿,经水不通。

用法用量每服20丸,煎桑白皮汤送下,日3次。

摘录圣济总录》卷一五三

猜你喜欢

  • 补益熟干地黄丸

    药方名称补益熟干地黄丸处方熟干地黄2两,泽兰1两,当归3分(锉碎,微炒),干姜半两(炮裂,锉),延胡索半两,鳖甲1两(涂醋炙令黄,去裙襕),牛膝半两(去苗),续断3分,附子3分(炮裂,去皮脐),白芍药

  • 传信散

    药方名称传信散处方旋覆花头子3两,白茯苓3两,橘皮(去瓤)3两,桑白皮(锉,炒黄色)3两,犀角屑1两,紫苏茎2两,豉3合,生姜4两(切),大枣12枚(去核)。制法上除姜、枣外,锉细。功能主治毒风腰脚无

  • 大茱萸丸

    《活幼口议》卷十七:大茱萸丸药方名称大茱萸丸处方蓬莪术1分(醋煮),京三棱1分(醋煮),干姜(炮)2分,青皮2分,陈皮(并去白)2分,木香2分,丁香2分,巴豆21粒(去壳心膜,出油),绿小细吴茱萸2钱

  • 神仙坠痰丸

    药方名称神仙坠痰丸处方皂角(无虫蛀者,去皮、弦,酥炙黄色,去子净)48克白矾36克(生用)黑牵牛500克(取头末120克)制法上为细末,清水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攻逐痰涎。治痰壅气阻,胸膈痞塞。用

  • 三品一条枪

    药方名称三品一条枪处方明矾60克 白砒45克雄黄7.2克乳香3.6克制法先将砒、矾入小罐内,炭火煅红,青烟已尽,旋起白烟,片时,待上下红彻住火,将罐放地上一夜,取出约有砒、矾净末3O克,再加人雄黄、乳

  • 保辜饮

    药方名称保辜饮处方荆芥5钱,黄蜡5钱,鱼鳔(炒黄色)5钱,陈绍酒1碗(一方加艾叶3片)。功能主治刑曹案牍,被殴后受破伤风。用法用量隔汤煮1炷香,乘热饮之,汗出立愈。在保辜限内,连饮此方。注意百日内局食

  • 伏虎散

    药方名称伏虎散处方黄耆3两,当归2两,生地黄2两,麦门冬2两,地榆1两,三七1两,防风5钱。功能主治补气血,解风热之毒。主虎咬伤。用法用量虎为阳中之阴,其毒浅而耗血多,故治此主于补血,加以去热祛风。虎

  • 芩连栀子饮

    药方名称芩连栀子饮处方黄芩、黄连、栀子、桔梗、甘草、生地、柴胡、川芎、赤芍、升麻。功能主治痘疮收靥之后痢作,大热不止,鼻中血出不止。用法用量水煎,茅根汁1钟,入内同服。摘录《片玉痘疹》卷十二

  • 癫狂霹雳散

    药方名称癫狂霹雳散处方雄黄5分,雌黄5分,冰片5分,西牛黄5分,生山栀20枚,白急性子1钱,生白砒4分,生绿豆180粒。制法将绿豆冷水浸少顷,去皮,余药各生晒为末,另研入冰、黄。功能主治化顽痰浊涎。主

  • 服天门冬方

    药方名称服天门冬方处方天门冬(晒干)。制法上药捣下筛。功能主治补中益气,愈百病,白发变黑,齿落复生,延年益命。主虚劳绝伤,年老衰损,羸瘦,偏枯不遂,风湿不仁,冷痹,心腹积聚,恶疮痈疽肿癞疾,重者周身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