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中医中药>中药方剂>黄芩半夏汤

黄芩半夏汤

《古今医统》卷四十四引《医经大旨》:黄芩半夏汤

药方名称黄芩半夏汤

处方半夏枳壳黄芩(酒炒)桔梗紫苏麻黄杏仁甘草各等分

功能主治治喘证由于寒包热者。

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,加生姜3片,大枣1枚,煎取320毫升,空腹时服。

天寒,加桂枝

摘录《古今医统》卷四十四引《医经大旨》

《医统》卷四十四引《医经大旨》:黄芩半夏汤

药方名称黄芩半夏汤

处方半夏枳壳黄芩(酒炒)、桔梗紫苏麻黄杏仁甘草各等分。

功能主治寒包热哮喘,咳嗽。

用法用量上水2盏,加姜3片,枣1枚,煎8分,食远服。

天寒,加桂枝

摘录《医统》卷四十四引《医经大旨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加味控涎丸

    药方名称加味控涎丸处方大戟1两,芫花1两,甘遂1两,甜葶苈1两,巴豆(去壳)1两,黑牵牛3两(炒,取头末),白芥子(炒)2两。制法上为末,米糊为丸,如粟米大。功能主治消浮退肿,下水。主风热上壅,或中脘

  • 家传不换金正气散

    药方名称家传不换金正气散处方苍术(米泔浸,炒)4两,厚朴(姜汁拌炒)4两,粉甘草(炙)2两,橘红(焙)3两,藿香叶2两,半夏(姜制)2两,木香(湿纸裹煨)1两,人参1两,白茯苓1两。制法上为散。功能主

  • 蛤蚕散

    药方名称蛤蚕散处方蚕茧壳(须未出蛾者)、五倍子各等分。功能主治小儿口内腐烂。用法用量炙焦为末。吹口角。摘录《疡科遗编》卷下

  • 大阿魏丸

    《医学入门》卷七:大阿魏丸药方名称大阿魏丸处方南星半夏山楂神曲麦芽黄连各30克连翘阿魏瓜蒌仁 贝母各15克 风化消石碱萝卜子 胡黄连各7.5克制法上药为末,姜汁浸蒸饼糊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主积聚

  • 寒凉降火汤

    药方名称寒凉降火汤处方生地、黄芩、黄连、山栀、石膏、花粉、杏仁、苏子、生甘草。功能主治寒凉降火清润。主疹因热火抑而不通,口唇破裂,二便不通,昏沉壮热,或身体胀痛,多发喘促,(鼻勾)(鼻合)痰鸣。摘录《

  • 黄耆萆薢大黄汤

    药方名称黄耆萆薢大黄汤处方黄耆5两,萆薢5两(即土茯苓),当归3两,芎?3两,桂枝3两,防已3两,升麻3两,鲮甲2两,熟大黄1两,附子1两,甘草1两,营实2两(若无,以忍冬花代之)。功能主治霉疮。发头

  • 官青方

    药方名称官青方处方苏梗1钱,杏仁3钱,苏子3钱,郁金3钱,前胡2钱,薄荷1钱,栀子1钱,连翘1钱,半夏2钱,海石1钱,瓜蒌3钱。功能主治咳嗽吐血不止,痰黄气结。摘录《不居集》上集卷十五

  • 补肺百合汤

    药方名称补肺百合汤处方北沙参3钱,百合3钱,诃子1钱,陈皮1钱,罂粟壳1钱5分,紫菀1钱5分,马兜铃1钱5分,知母1钱5分,生地3钱,木香8分,甘草8分,乌梅1个。功能主治痰壅气喘,不得卧者。用法用量

  • 驱虫糖

    药方名称驱虫糖处方牵牛子60克槟榔30克使君子肉50粒 白砂糖适量制法先把牵牛子60克,放入锅内炒香后研末;把使君子肉微炒后,取出,同槟榔一并研成细末,将3味药粉混匀。功能主治杀虫驱蛔,适用于小儿蛔虫

  • 简易玉红膏

    药方名称简易玉红膏处方真香油20两(火上熬滚)。制法下净头发5钱,滓令净,鸡子10个,打破黄白搅匀,徐入油内熬枯去滓,下黄占5两,化开离火,再入飞丹5两,搅匀之。功能主治生肌收功,止痛拔毒。主用法用量